今天我看了一篇关于现在的年轻人为什么不结婚的文章,虽然说的是婚姻,但是还是勾起了我关于"爱情是什么?"的疑惑。
百度百科对于爱情的解释是对于喜爱的事物产生的情愫,既然是喜爱的东西,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喜好是会变化的,这个喜好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我们常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也有说"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会幸福的"。纵观现在的婚恋市场,婚姻不像是爱情的结合,更像一场市场交易的强强联合,男方的资本是金钱,女方是年龄,如若男方帅气又多金,女方年轻漂亮还有才,那这场交易达成的几率往往要大很多。从生物角度来说,爱情是一个类似于染上毒瘾的过程,是一系列化学递质在头脑中的反应,感情是一种感觉,在相恋的过程中产生的极度舒适和快感,令我们成瘾,我们恋的不是那个人,是那个人给我们的感觉,那种极度的舒适让我们产生依赖,进而成瘾。
德国社会学家L.穆勒曾把婚姻归为三种动机,即经济、子女和感情,古代社会,婚姻的主导动机源于妇女是创造财富的活动工具,娶妻是为了增加劳动力。人类婚姻史的第二时期,妇女劳动范围逐渐变小,财富及继承问题日趋突出,于是关于个人至亲骨肉的后代观念便成了婚姻的主导动机。婚姻是为了生育合法的儿女和照管家室。第三时期,妇女社会地位起了变化,个人自由成为社会生活的基本准则,其次才是生儿育女和权衡经济。从这里来看,大多数人婚姻的结合特别是我们的父辈的婚姻基本上就处于第一第二阶段,这个阶段的婚姻自然是不存在爱情的,他们基本上靠媒人介绍,他们选择的理由不过是相貌和家庭,如果有爱情,也只可能只是少量激素作用的结果。那么说出"婚姻是爱情的坟墓"这一句话自然也是的自欺欺人了,我相信有些人的婚姻是爱情的结合,但大部分人的婚姻却不是,他们在时间的流逝下,已经分不清这是爱情还是习惯,他们的婚姻从开始就只是目的导向的必然结合,而不是爱情的升华,把爱情和婚姻扯上关系只是他们鱼和熊掌都想兼得的美好想象。
然后又回到现在的年轻人为什么不结婚的话题上来,现在的年轻人处在婚姻的第三时期,即感情,个人自由成为生活的基本准则,这就是现在流行的段子"为什么要谈恋爱,是酒不好喝,还是是手机不好玩,或者是钱花不完",说到这里,以前的人结婚可能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太无聊了。现代人的生活太丰富了,任何一种娱乐方式都能代替爱情带来的快感,而生活方式的变化让女性的地位得到提升,他们不需要依附别人,通过自身的努力就可以得到她们需要的地位和财富,相比于婚姻的高风险,这种依靠显然符合多数而人的心理。而婚姻是两个人的事,在以前,大部分的婚姻的维持是女人成全出来的,因为需要依靠他们女性才能活的更好,不管那个人是好是坏,她们别无选择,只能小心翼翼的维持,慢慢的经营出自己的生活,现在的女性不愿意了,一天工作又忙又累,哪有心思去经营什么感情,人类从来就是自私的动物,没有好处的事可能刚开始愿意,到时间一长,都会厌倦的,要不然怎么会有久病床前无孝子这句话呢,血缘的牵绊尚不能持久,何况只是虚无缥缈的感情。
还有一个原因是生活压力太大了,想想从结婚到等孩子长大需要的费用都令人绝望,我们总想着走容易的路,自己一个人那么的轻松,为什么要两个人来增加生活的负担呢,无爱的婚姻就像做了一个不喜欢的工作,做一份工作已经让自己丧心病狂了,为什么还要两个人来歇斯底里呢,付出的成本那么高,得到的却那么少,那么的不快乐,何必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