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222】生命之书

作者: 树欲静96 | 来源:发表于2019-06-09 09:55 被阅读0次

     ——“你为什么只想做书本的学生,而不想做人生的门徒?”

    《生命之书》是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所创作的关于默观的书籍,在这本书中,克氏探讨了包括实相、爱、思维等话题。

    克里希那穆提于1895年出生于印度,于1986年去世。他的一生具有浓烈的宗教色彩,如同“天选之人”。

    1909年,“通神学会”的负责人发现了克氏,觉得他的灵光不同寻常,于是将其和弟弟尼亚一同领养,准备将其培养为“世界导师”。(通神学会由俄国的通灵者勃拉瓦茨基夫人、美国军官奥尔科特创立,研究卡巴拉犹太秘教、印度教、佛教、西藏密宗、神秘主义的世界性组织。)

    1922年,克氏经历了一次痛苦的“意识转化”期,据称他在花椒树下感受到了灵魂出窍,感受到了佛陀,感受到了真爱,这一过程被认为是“拙火”在其体内的产生。(拙火是西藏佛教密宗所修定法之一,拙火沉睡在中脉根部的海底轮上,这股力量一旦被唤醒,就会产生特殊的灵热,它将产生神秘的体验。)

    克氏的宗教思想难以被明确地划分为哪一种流派,佛学认为他是“中观”的导师,印度教吠檀多学者认为他是彻底的“觉者”,神智学者则认为他是地道的“禅”师。

    我阅读这本书的最初目的源于对冥想的兴趣,本希望从这本书中学习冥想或默观的技巧,却发现克氏在其中更多地在探讨理念和思想,而非技巧和方法。

    瑜伽源于古印度,是古印度的六大哲学派别中的一系,其作用是协助人们探寻“梵我合一”的境地。冥想是瑜伽中的一个术语,它指的是把心、意、灵完全专注在原初之中,最终目的是是为了达到解脱的境界。默观是基督教的术语,指的是通过祷告和冥想,来感受上帝的力量。

    克氏谈到“聆听”。聆听者需要安静,没有欲求,没有赞同的欲望,也没有反驳的欲望,只是感受。克氏认为人的心中应当充满空间,而不应被塞满。有点《庄子》中对心斋的观点,“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克氏谈到“爱”。他表达了对信仰的怀疑,只要去爱就够了。这让我联想起《圣经》中说道“不要怕,只要信”。只是作为一个习惯了用理性思维的人,让我放弃思考为什么要这样,这样做有什么价值,的确不是一个自然的想法。

    克氏谈到“执着”。他认为执着是一种自我欺骗,是一种依赖,对人、物、事、理想、信念的执着,本质上是对它们的依赖,对一种安全感的追求,而一颗总想依赖的心不可能自由。这种观点,以现在我的智慧,仍然难以体会。

    克氏谈到“智慧”。他认为智能只是不带感情色彩的分析、推理,而智慧不仅仅是智能,它需要结合感受力和观察才能产生。从某种程度上讲,我们今天讲的智商类似于克氏所谓的“智能”,情商类似于克氏所谈的“智慧”。

    克氏谈到“觉知”。他认为创造力是冲突的产物,而矛盾冲突意味着费力,意味着能量的消耗。人们常常被教育要专注,而他建议不要去刻意专注,只是去觉知一切。在这种觉察中,才能体会到无我的快乐。不知道这种感受可否与《庄子》中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体验类似?

    克氏谈到“实相”。他认为在追求的过程中,实相不会出现;若想发现实相,必须停止追寻。(实相为佛教术语,在道教中被称之为“玄牝( pìn )”。它指的是万有本体。佛教认为世俗变幻无常,皆为虚妄假相,而隐藏在背后的不变真实之相,即为实相。)

    克氏谈到“洞见”。洞见是思想的临界点,在洞见产生的那一刻,之前种种烦恼困惑皆烟消云散,心也安静下来,不再躁动不安。这种悟境是瞬时产生的。所谓“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受可能与之类似,只是前者是一种宁静的无喜无怒之境地,后者却是欢喜。

    总的来说,我模模糊糊感受到了克氏想描述的那种精神境界,但是对于如何达到那种境地不甚了了。

    部分目录

    一月 聆听·学习·权威·自我认识

    二月 变成·信仰·行动·善与恶

    三月 依赖·执著·关系·恐惧

    四月 欲望·婚姻·性·热情

    五月 智慧·感觉·语言·局限

    六月 能量·觉知·无拣择的觉察·暴力

    七月 快乐·哀伤·受创·痛苦

    八月 实相·事实·观与被观·眼前的真相

    九月 智能·思想·知识·心智

    十月 时间·洞察·头脑·转化

    十一月 生活·死亡·重生·爱

    十二月 寂然独立·宗教·上帝·冥想

    2019年06月09日

    【Reading222】生命之书

    树欲静

    ——“你为什么只想做书本的学生,而不想做人生的门徒?”

    《生命之书》是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所创作的关于默观的书籍,在这本书中,克氏探讨了包括实相、爱、思维等话题。

    克里希那穆提于1895年出生于印度,于1986年去世。他的一生具有浓烈的宗教色彩,如同“天选之人”。

    1909年,“通神学会”的负责人发现了克氏,觉得他的灵光不同寻常,于是将其和弟弟尼亚一同领养,准备将其培养为“世界导师”。(通神学会由俄国的通灵者勃拉瓦茨基夫人、美国军官奥尔科特创立,研究卡巴拉犹太秘教、印度教、佛教、西藏密宗、神秘主义的世界性组织。)

    1922年,克氏经历了一次痛苦的“意识转化”期,据称他在花椒树下感受到了灵魂出窍,感受到了佛陀,感受到了真爱,这一过程被认为是“拙火”在其体内的产生。(拙火是西藏佛教密宗所修定法之一,拙火沉睡在中脉根部的海底轮上,这股力量一旦被唤醒,就会产生特殊的灵热,它将产生神秘的体验。)

    克氏的宗教思想难以被明确地划分为哪一种流派,佛学认为他是“中观”的导师,印度教吠檀多学者认为他是彻底的“觉者”,神智学者则认为他是地道的“禅”师。

    我阅读这本书的最初目的源于对冥想的兴趣,本希望从这本书中学习冥想或默观的技巧,却发现克氏在其中更多地在探讨理念和思想,而非技巧和方法。

    瑜伽源于古印度,是古印度的六大哲学派别中的一系,其作用是协助人们探寻“梵我合一”的境地。冥想是瑜伽中的一个术语,它指的是把心、意、灵完全专注在原初之中,最终目的是是为了达到解脱的境界。默观是基督教的术语,指的是通过祷告和冥想,来感受上帝的力量。

    克氏谈到“聆听”。聆听者需要安静,没有欲求,没有赞同的欲望,也没有反驳的欲望,只是感受。克氏认为人的心中应当充满空间,而不应被塞满。有点《庄子》中对心斋的观点,“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克氏谈到“爱”。他表达了对信仰的怀疑,只要去爱就够了。这让我联想起《圣经》中说道“不要怕,只要信”。只是作为一个习惯了用理性思维的人,让我放弃思考为什么要这样,这样做有什么价值,的确不是一个自然的想法。

    克氏谈到“执着”。他认为执着是一种自我欺骗,是一种依赖,对人、物、事、理想、信念的执着,本质上是对它们的依赖,对一种安全感的追求,而一颗总想依赖的心不可能自由。这种观点,以现在我的智慧,仍然难以体会。

    克氏谈到“智慧”。他认为智能只是不带感情色彩的分析、推理,而智慧不仅仅是智能,它需要结合感受力和观察才能产生。从某种程度上讲,我们今天讲的智商类似于克氏所谓的“智能”,情商类似于克氏所谈的“智慧”。

    克氏谈到“觉知”。他认为创造力是冲突的产物,而矛盾冲突意味着费力,意味着能量的消耗。人们常常被教育要专注,而他建议不要去刻意专注,只是去觉知一切。在这种觉察中,才能体会到无我的快乐。不知道这种感受可否与《庄子》中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体验类似?

    克氏谈到“实相”。他认为在追求的过程中,实相不会出现;若想发现实相,必须停止追寻。(实相为佛教术语,在道教中被称之为“玄牝( pìn )”。它指的是万有本体。佛教认为世俗变幻无常,皆为虚妄假相,而隐藏在背后的不变真实之相,即为实相。)

    克氏谈到“洞见”。洞见是思想的临界点,在洞见产生的那一刻,之前种种烦恼困惑皆烟消云散,心也安静下来,不再躁动不安。这种悟境是瞬时产生的。所谓“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受可能与之类似,只是前者是一种宁静的无喜无怒之境地,后者却是欢喜。

    总的来说,我模模糊糊感受到了克氏想描述的那种精神境界,但是对于如何达到那种境地不甚了了。

    部分目录

    一月 聆听·学习·权威·自我认识

    二月 变成·信仰·行动·善与恶

    三月 依赖·执著·关系·恐惧

    四月 欲望·婚姻·性·热情

    五月 智慧·感觉·语言·局限

    六月 能量·觉知·无拣择的觉察·暴力

    七月 快乐·哀伤·受创·痛苦

    八月 实相·事实·观与被观·眼前的真相

    九月 智能·思想·知识·心智

    十月 时间·洞察·头脑·转化

    十一月 生活·死亡·重生·爱

    十二月 寂然独立·宗教·上帝·冥想

    2019年06月09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Reading222】生命之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qygx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