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学者朱光潜先生曾在《诗论》里有段记载:一个英国人去非洲实地考察,发现自己和土著部落的语言不通。于是,英国人开始给他们念诗,没想到,土著部落的人听到诗中押韵的地方开始鼓掌跳舞......
原来,人类大脑对韵律或节奏感有着与生俱来的偏爱。
《写作脑科学》的作者也在书中提到,语言“韵律”才是语言流畅的关键。
就是说文章想要写得流畅,语言就要有“韵律”。
“韵律”就是诗词中的平仄格式和押韵规则,也可理解成节奏规律。
因为中文汉字有不同的发音,语调稍变就会改变语意,所以中文是世界上最依赖“韵律”的语言。
古代诗词、民谣,讲究平(拼音第一声和第二声)仄(拼音第三声和第四声)交替,形成节奏。
比如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如果说诗歌讲究平仄,那么文章同样讲究“韵律”。
比如:顺着古色古香的屋顶的棱角,看看细细透过来的晚阳。心急躁时,该去江南走走,感受脚踩青石板的凹凸不平,用心去感受江南细致的慢行,不在纷扰的世界里迷失了自己,不在逝去的时光里哀怨旧岁月。
语言“韵律”是文章的灵魂,它是吸引读者的关键环节。因为好文章会激活大脑神经元,分泌多巴胺,让人产生快乐感。
相声中的包袱、小品中的台词也是语言,它们同样使人兴奋。
比如经典小品中,宋丹丹和赵本山的台词:我叫白云,我叫黑土,我七十一,我七十五,我属鸡,我属虎,此乃是我老公,此乃是我老母。
相信大家看一次,笑一次,演员演得好,小品编得棒。台词不仅运用平仄格式,还兼顾节奏韵律。
可见,有“韵律”语言最能打动人。
文章需要语言、沟通需要语言、表演需要语言,语言无处不在。只有学会高阶的“韵律”语言,才能让写出来的文章俘获读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