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就是要提升自己,提升自己就是在改正自己的缺点。
但是,人们总是先能见到别人的缺点,却不能面对自己的缺点,这样就不是在「修行」了,而是在嘴上喧哗而已。
为什么「修行」的人会去攻击别人呢?因为「修行」不易,稍一接触,就看到了境界太高,自己够不上,但别人更是够不上。
于是心中想的就都是别人的缺点了,嘴巴上说的就都是别人的短处了,把别人说下去了,好像自己就高明了,于是不会去改正缺点来提升自己,而是去践踏别人以标榜自己,好像自己已经修行得很好了的样子,实际上是一点进展也没有。
「修行」就是修自己,成佛成圣都是自己努力做到的,不是把别人比下去就成佛成圣了,嘴巴上尽说自己的好,心里想的却是害人的念头,背后做的又是伤人的事情,这就绝对不是「修行」。
「修行」需要做学问,用在有用的事情上。但事情是一直有的,要有学问才能应付得好,所以学问要勤快地做。
做学问就是不能懈怠,不能等待,因为环境不断地需要你,所以要勤快,要积极,要把握时间,要随时做学问,才能随时做事情。这就是「独慎衾影,荫惜分寸,竞处而复竞时,才是有根学问」。
做学问要静待一处,能不换地方的时候尽量不换地方,能在一个地方做很多的事情时就尽量多做,把握场所,积极做事,努力读书,你的学习成长才不会被环境的变化而打断,你要做的事情的准备才能随时随地地进行。
所以做学问不只是要面对知识,还要处理环境,总是要给自己一个可以干活的空间,才会有读书的时间。
然而,空间场合又是决定于事情的本身,于是找好的场地等于做适当的事情,你的行业不对,你出入的场所不对,那怎么能有好的场合可以用功呢?
所以,选择行业,选择事情,就有了好的场合,有了好的场合,就能够时时用功,能够时时用功,自然就学问增长能力提升而可以做大事业了。
如果不读书,又不学习,一个人如何能有做大事情的能力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