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铁铺正常开门营业。
梦中的情景在汤鹏的心中始终挥之不去。
真的可以用铁作画吗?他决定试一试。
说干就干。他喊徒弟小山子生火起炉,按惯例用一根铁管将风箱的出风口与火炉的进风口链接起来。
做什么呢?就做个简单的兰花吧。他亲自挑选了一块手掌大的方形铁料。
小山子卖力地来回拉着风箱,有节奏的风经过那根铁管频频进入火炉,炉膛内的火苗蹭蹭蹭地直往上窜。不一会儿,炉中就燃起了熊熊大火。火光将他的脸映得通红。
汤鹏目光炯炯地盯着炉膛,看火势已经起来,立刻用长柄铁钳夹着那块方形铁料喂入炉膛,他反复翻动着铁料,使它充分均匀受热。
不多时,估摸着火候差不多了,他从膛内取出了那块铁料,只见它通体已被烧得红彤彤的,晶莹剔透的色泽告诉他,这铁烧得恰到好处。
夹出的铁块被放到大铁敦子上面。他左手握着铁钳夹住烧好的铁块,右手抡起铁锤一下下用力锤击着铁块,铁铺里响起了很有韵律的叮叮当当的声音。右手有节奏地锤打着铁料,左手也停不下来,频繁地翻动铁钳夹着的铁料。一会儿的工夫,他的脸上就现出了亮亮的油光,额头上也冒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
俗话说,打铁要趁热。待铁块冷却后,他重新喂它入炉,继续将其烧红,然后按照心里设想的兰花形状,再用长钳夹出来锤打。如此反复数次,那块方形铁料硬是被锤成了扁形。
在他的锤下,铁块渐渐有了兰花的雏形,但线条过于粗朴,在两片叶子簇拥下的花朵显得生硬又呆板,缺乏艺术的美感。
他端详了半天,摇了摇头,叹了口气,这兰花与梦中的山水铁画的效果相去甚远。
……
后来,汤鹏又尝试做了一些。梅花,兔子,松柏,还是同样的问题,他仍不满意,却也不想就此放弃。自从做了那个奇异的梦,铁画就在他心里扎了根。
一日,妻子买了几只螃蟹,他盯着它们看了好久,观察蟹壳,蟹腿,尤其是长长的蟹腿微微乱动的样子。
看着看着,他似有所悟。午饭后,他开始了打造螃蟹的尝试。蟹壳分分钟就打好了,粗细不等而又弯曲的蟹腿怎么解决呢?他找来小型钳具、刀具,又夹又卷又切割,终于打出了像样的蟹腿。最后再将蟹壳、蟹腿锻焊连接,一只铁打的螃蟹就成形了。
比起之前的作品,铁螃蟹略微让他满意些了,但还没有达到他的预期目标。究竟怎样才能实现质的飞跃呢?他陷入了沉思。
数日后,汤鹏正在店中歇息。两位书生装扮的文人从店前经过,边走边讨论着。
“萧老先生的画作堪称一绝!如今已为画坛领军人物。”
“早就听说萧老先生乃水墨画首屈一指的大人物,一直无缘拜谒,不想他如今返乡安度晚年,我等正可萧宅观赏其作!”
“有生之年竟然能够拜谒萧大师,你我实属幸运之辈!”
“可不是么,如今市面上,萧老之作一画难求啊!这次拜谒如能得其指点,我等技艺定会突飞猛进!”
汤鹏听得一头雾水,不知萧老先生是何人?未曾听闻吴城有这样一位画师啊?
他出了店铺,追上二人,恭敬询问道:“敢问二位先生,不知你们口中的萧老先生究竟是何人也?”
其中一人热情答道:“他可是响当当的姑孰画派领袖萧云从,近期返乡定居,就住在这条街上。”说着,他指了指前面一所庭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