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统编版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口语交际的内容是辩论,我纠结了许久,到底要不要在班上举行一次辩论赛。纠结的原因其实很简单,我们班的纪律真的太差了,我实在没有信心能搞好。但我又觉得举行一次辩论赛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辩论赛的特点。犹豫再三,最后狠狠心还是决定举行吧!
在班上宣布这个消息之后,学生都很兴奋,我一早就说明了规则,并说选题由他们自己选,要选好主持人和正反方各四位辩手,最后再确定一个辩论题目。
第二天学生交了三个选题上来——上课要不要记名字、学生要不要考试、竞争能取得更大的成功还是合作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我把三个选题写在黑板上让全体学生投票,本来以为前面两个选题会更受他们欢迎,没想到最后居然是选第三个选题的人更多。于是就这样确定下来了,我让他们回去查找资料做好准备,于本周五下午举行辩论赛。
比赛开始之前,我让学生把座位全部往后搬,留出大片空地给参赛选手坐。主持人还蛮专业的,还专门拿了个本子记录流程,然后辩论就开始了。
正方一辩一开口大家就笑了,他说自己昨天在忙着写大作文,没时间查找资料,所以只能临时编了。事实证明临时抱佛脚果然不行,他说话有点磕磕巴巴的,然后还举了轻步兵和重步兵的例子。
但台下的观众听得云里雾里,根本不知道他在说什么。好在他及时调整战略,又举了学生们都很熟悉的“三个和尚抬水喝”的例子,说有了三个和尚之后他们反而不如一个和尚挑水自在。
可惜的是他在表达观点的时候没有讲清楚,最后这个观点被反方群起而攻之。
反方一辩一出场就与众不同,给人一种胸有成竹的样子。他先是驳斥了了正方一辩的观点,然后介绍了自己的观点。他还在对方想要反驳时出言阻止,说现在还不到你们发言的时候,至少气场是够够的。
接着是正反方的二辩、三辩依次发言,有个别选手略显紧张,站在台上脸涨得通红,但还是在努力表达自己的观点。
到了自由辩论环节,一下子就变得激烈起来,基本上一方发言另一方马上就会反驳回去,如果不是主持人最后出面提醒,今天这场辩论赛根本就没完了。
印象很深的发言有很多,比如正方四辩居然还查找了那时候吃“大锅饭”的资料,以此来证明,这样的合作是没有效率的,还不如分产到户。正方三辩也提到,反方说竞争的坏处时没有考虑到,很多良性的竞争是可以促进双方共同进步的。反方则强调,竞争是单赢,而合作大部分时候都是双赢。在最后总结观点时,他们还提到了,辩论赛就需要队员们互相合作啊。
整场比赛下来,虽然没有想象中那样完美,但我觉得他们第一次开展辩论赛能够达到这个程度已经很不错了,看得出来大部分选手都做了充分的准备。
不过我也有提出一些建议,比如正方反方查找的很多资料都离大家的生活比较遥远,这就导致台下负责投票的观众根本就听不懂,没有引起共鸣。
其实完全可以找生活中的一些事例啊,比如参加篮球比赛就需要大家的合作,或者两个学生在学习上暗暗较劲最后两个人的成绩都得到了提高。
而且他们都在纠结竞争好还是合作好,却没有抓住关键点“更大的成功”,如果换一个思路或许会更精彩。
最后是反方胜利,正方还是有点不服气,我鼓励他们课后可以接着辩论。
总体来说还挺好的吧,也算是给学生们的小学,留下一次特别的回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