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浸润·成长一一记我的北大培训之行

浸润·成长一一记我的北大培训之行

作者: 风清杨_508d | 来源:发表于2018-10-31 14:32 被阅读0次

10月21日-28日,在校领导和王涛主任的关怀下,我有幸参加了郑州市第五届名师培训活动。更幸运的是本次培训地点竟然是心中的盛地――北京大学。

行走在北大的校园,徜徉于湖光塔影间,静谧始终伴随左右。一䓍一木,一湖一石,或三五成群,或独自静坐,北大校园极少街市的喧嚷;一个双肩背或小布包,一身朴素的着装,再加上匆匆的步履,他(她)一定是北大人,区分只不过是教授亦或是学子。北大的校园极多银杏树,正值仲秋时节,无论是一棵还是一条街道的银杏树叶都争相变黄,似乎要把贮藏经年的美都释放出来。

学习内容不仅有缪蓉教授的《学习科学的教育启示》,杨虎院长的《北大风物与人文精神》,卢晓东的《超越因材施教》,韩茂莉的《东边是海洋与西边是沙漠――一带一路与中国》,叶炜的《从世卿世禄到选贤任能――中国古代人才选拔的演变》,刘云杉的《立德树人,教育的艺术》,张渝鸿的《有效沟通成就魅力教师》,也有来自一线的毛筠老师的《新高考背景下的教研:思考与实践》,更有来自教育科研最前沿的论坛报告。学习形式是多样化的,不仅有讲座、有论坛,也有实践的参访,更有自主研修,小组研讨。

其中引起我极大兴趣的有以下几点:

其一,至大师级学堂方能真切地感受到何谓大师。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大师极有才,在他们各自的研究领域都有突出的贡献,站在学科研修的最前沿,因而他们在分享研究成果时,方能侃侃而谈。我发现北大的教授们上课极少用讲稿却能引经据典,少有停顿或拎不清的时候,我想没有浓厚的学识功底,恐怕是做不到的。只有丰厚的学识也是远远不够的,因而在课堂不仅能感受到他们的才识,更能体会到他们谦逊的品质。至此一座水塔而能得名“博雅”,一方水洼能名“未名”,其间蕴含着北大人内敛而自律的操守。所谓“外未名而内博雅”,要能服务国家社稷,要有经世济民抱负。是谓北大人文精神的核心要义。

其二,如何将自己的研究成果给更多的人,是种艺术。其间两位教授授课方式最有特点,一是卢晓东教授,一是张渝鸿教授,前者几乎将三小时授课时长完成演变成了讨论的专场,他一直在强调,不要站起来发言,坐着即可,他也时坐时站,或侧耳倾听,或频频点头,或轻声点评,或高声评论。以问题为导向,牢牢掌控整个课堂节奏,即使遭遇令他比较尴尬的话题,他也不疾不徐,从容应对。鼓励发言,适时点拨,让每个学生在倾听他人意见的同时,也在反思归纳形成自己的观点,在碰撞中升华,以至于他的课延长至12点半方才结束。后者是教育部心理学领域的培训专家。脸上始终挂着微笑,课堂上更是时时爆出一阵阵会心的大笑,笑声充溢着她的课堂,同时穿插小游戏,小活动,轻松愉悦自然是其课堂典型的氛围。快乐的学习总是短暂的,非常好的诠释了张教授的课堂。

其三,简单快捷的学习方式极大地提高学习成长的效率。

一是毛筠老师用自己的亲身实践告诉我们论文课题的写作可以如此的便利快捷。四步模式:一是提出问题。问题从哪儿来?从教学实践中来,问题提出的点一定要小,不要大;同时如果能够在自己最擅长的领域不断深入挖掘,可能真的会成为某一专项领域内的专家。提出问题后,可以从问题与课标的结合,问题在教材中的位置,以及问题在当下班级教学中的现状三个方面做出分析。二是要对研究内容进行充分了解。此时完全可以借助知网等网站查看问题所处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从面确立自己的研究基础和方向。三是思考研究时所要运用的理论知识。其中理论知识不要多,用到哪种写哪种。常见的相关理论有多元智能理论、建构主义理论等。四是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如把课例进行深入研究,将每一部分进行细致拆分,如果好,要分析出好在哪里?如果不好,要从专家或其他老师的意见中找出不好的原因,并提出改进的措施。毛老师说,这样的研究可能才比较符合我们中学老师的研究定位和方向。当然也才容易搞真正的研究,出真正的成果,特别提出失败也是成果,只不过需要改进、完善成为可推广的成果而已。

二是张渝鸿教授分享教师进行理论学习的方法。她说,老师平时的时间很是紧张,再分出较多的时间进行系统化学习,尤其是理论学习,对于绝大多数老师而言,不太现实。许多老师运用的学习方式是碎片化学习,而此种学习方式的最大坏处是知识的连贯性不够。针对此种现象,张教授提出了延展性学习的方式。即以某一碎片化的知识点为根本,向外进行延展,延展得多了知识也就形成了体系。这样就很好地解决了教师平时学习时间不够的问题。

培训的时光匆匆而逝,虽只有短短的几天,但北大的学养,人物风貌,北大人“情不自禁、欲罢不能”的的学习精神,深深地影响着我。相信探索教育的本真,我会一直在路上。

浸润·成长一一记我的北大培训之行 浸润·成长一一记我的北大培训之行 浸润·成长一一记我的北大培训之行 浸润·成长一一记我的北大培训之行 浸润·成长一一记我的北大培训之行

相关文章

  • 浸润·成长一一记我的北大培训之行

    10月21日-28日,在校领导和王涛主任的关怀下,我有幸参加了郑州市第五届名师培训活动。更幸运的是本次培训地点竟然...

  • 让信仰引领成长

    (赣县四中,李季,2018.11.26学习心得) 今天,北大附中之行精彩依旧。 肃杀的冬雨浸润了...

  • 自然堂·梦开始的地方

    ——518上海之行~自然堂培训师成长计划收获 一.优秀培训师胜任力模型: 1.职业形象方面: ...

  • 北大之行

    7月31日,实现了去参观北大的愿望,因为暑期需要提前一周预约,只好买了黄牛通道。当晚,因病急诊。于是北大之行的记录...

  • 海门之行

    矢车菊花语:细致 优雅 遇见 幸福 一一记海门之行 一直...

  • 我的阅读史

    我的阅读史 ——在浸润书香的路上,成长着 我是...

  • 2018-01-11

    伊川县新教育总结汇报会 一、呵护新种子, 二、多种培训,助力成长 三、营造氛围,书香浸润人生 四、共读共写,打亮生...

  • 培训第一记录

    由于之前软件测试的工作是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选择的,因此职业发展的路途中心里一直都不怎么喜欢这个职业。加之这个职...

  • 培训之行

    作为《花开文学》的编辑,我有幸代表江苏宿迁的内刊《花开文学》参加由中国作家集团主办、中国作家网承办的"2019全国...

  • 手机组Ⅰ北大之行

    梦想过的地方,北大,我终于来了 国庆假期独自来北京玩,只有短暂的四天,非常幸运的预约到了最后一天参观北大。 从东侧...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浸润·成长一一记我的北大培训之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rdat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