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百一十六、姜峥(第七卷第一百一十三章 雷声尽处见玄光)
山崩地裂洪涛漫,卷千浪,声拍岸。
晓映星辰只寒衫,孤丘残观,雨飘云暗,零落风吹散。
乘虹倚剑开波澜,水瀑声声过平川。
一纸金符得道传,茫然顾去,雷音寂处,唯有玄光转。
三百一十七、豚牛(第七卷第一百二十三章 虚天芜星见生灵)
起初不过巴掌大小,可到了高处之后,只几个呼吸之间,就膨胀为一只身长千余丈的巨兽,看去如同大鲸,其四肢短小,头上长一根粗大犄角,浑身覆盖有一层灰白色的厚实皮毛,很是柔顺,声音低沉绵长,却并不难听。
三百一十八、周崇举(第七卷第一百三十三章 解脱此世身归去)
本是少年意气,敢推凌霄御座。
一朝打落凡尘,千年方斩执我。
今解此身归去,来日再观道果。
三百一十九、内引阵(第七卷第一百三十七章 得睹倾觉巍五行)
左右两侧两排雕玉大柱,柱上有龙衔大珠,明光映照,熠熠辉辉,堂堂皇皇。
正上方乃是一整块照青玉璧石,只消凝注片刻,就可透过宫城,望见天穹之中的日月星辰。
下方砖石则刻有应星元络纹,可见其中有一条条铅银色的长河流淌,凝滞厚重,微微泛着晶色,至今为止仍是在不停流淌。
前方摆放有月珠龙台,玄炉鹤璧,遮面珊瑚,迎客灵芝等等礼法之器,俱是光泽耀目,点尘不染,错非那百十个金铜香炉之中的清香已是焚尽,只余孤零零的盏台,这里几乎看不见任何岁月侵蚀的痕迹。
三百二十、司马权(第七卷第一百四十章 金鸾妖骨遮神意)
随心而动,随神而易,随我而变。
三百二十一、魏子宏(第七卷第一百四十二章 开得神目转阴阳)
青桐山下日月藏,斩却前身渡玄航。
龙血炼气万化生,神目一开转阴阳。
三百二十二、元胎(第七卷第一百五十章 真种一落化元胎)
元胎之“元”,乃是一元伊始之意。修道人修行到这一步,好似从头轮转,舍死入生,肉身之用,已是走到了尽头,要再往下去,就要解开桎梏,蜕去凡身。
然而人身乃是渡世之舟筏,若是去旧,便是杀己,故而需在去死入生,阴阳不动之际,使得精气神抱合为一,于其中提炼出一元之气,由此牵住生阳不灭。
这一元之气乃是开脱之根本,神出之依凭,无有任何宝药珍丹可比,但其不可受得身外之气沾染,故需将之载入自身洞天之内,渡下真种,就可炼出”天地之胎“。
此间之“胎”,是言未来道途之根底,一切俱从此往,一切也俱从此出。
而这里“天地”,也非是指那身外宇宙,无方域空,而是心主之象,身内世界。
三百二十三、张衍(第七卷第一百六十五章 拭去凡尘天外仙)
十二重关载道传,紫气胎里种玄元。
摘落真花见根果,拭去凡尘天外仙。
三百二十四、凡蜕修士败亡之象(第七卷第一百七十三章 周流始终气还虚)
万气还虚,周流始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