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隋朝为什么一定要打高句丽,为何征发百万大军,打得国破家亡?

隋朝为什么一定要打高句丽,为何征发百万大军,打得国破家亡?

作者: 心动趣历史 | 来源:发表于2021-07-03 21:21 被阅读0次

隋炀帝虽然是隋王朝的亡国之君,但绝不是一个糊涂的君王,他坚持要打高句丽,自然有他的道理,高句丽野心勃勃,侵占辽东,又图谋辽西,是可忍熟不可忍,好大喜功的杨广怎么能惯着他呢。

不仅杨广要打高句丽,唐太宗李世民也是筹谋日久,发兵攻打高句丽,而且也打败了,隋唐两代征伐高句丽,既有高句丽时降时叛,入侵中原的野心,也有辽东之地对中原王朝的重要意义,所以此战非打不可。

最重要的是,隋朝的灭亡,并非是三征高句丽的原因,其最根本的原因是杨广的大兴土木,滥用民力,而且又连年征战,几件大事一起干,使百姓不堪重负才揭竿而起,如果分开一件一件来,还是有希望的。

辽东郡,自古就是华夏民族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土

古代历史上曾经出现过高句丽和高丽两个政权,很容易被人搞混,这两个政权有非常大的区别,高句丽建国于公元前1世纪,起源于汉元帝时期,是我国东北地区和朝鲜半岛北方的一个割据政权,其王族为扶余人。

而高丽政权是高句丽灭亡两百多年后,取代新罗在朝鲜半岛出现的一个政权,其主要活动区域在朝鲜半岛中南部,疆域最辽阔时期到达鸭绿江南岸,被称为王氏高丽,其王族及主体为朝鲜人,与高句丽并无继承关系。

相比于高丽还算安分守己的性格,高句丽完全就是一个扩张欲望爆棚的小混混,公元3年,高句丽将自己的都城迁到了位于现在吉林省的“国内城”,开启了在东北地区的扩张历史。

东汉末年,高句丽把自己的爪子伸向了中原王朝在东北的重镇辽东郡,结果被曹魏大军狠狠教训了一顿,摧毁了高句丽的丸都城,曹魏以为高句丽灭亡便撤军返回,不过仅仅几十年,高句丽就死灰复燃,再度侵袭辽东。

西晋永嘉之乱时期,高句丽趁胡虏入侵中原,天下一片大乱的机会,迅速扩张自己的领土,一举吞并了辽河以东的大片领土,将辽东、玄菟、乐浪纳入版图。

辽东郡是战国时期燕昭王在辽河以东设置的,从此之后不论是秦朝还是两汉,再到曹魏、西晋,辽东郡一直都在中原王朝的管辖范围。

辽东郡就是现在以沈阳、辽阳为重要的辽宁、吉林省的东南部地区,对控制幽州和牵制东北的胡人拥有非常重要的战略位置,明朝就是因为失去了这一地区,被后金从草原绕道,突破长城防线入侵河北、山东等地。

因为特殊的地理环境,辽东郡以西的辽西地区,是一段山海之间的狭长地带,这一片地区就有著名的山海关,直到过了现在的锦州,地势才变得开阔,辽东被占,相当于堵死了中原通向东北的通道。

在中原战乱的南北朝时期,无暇顾及高句丽侵占辽东,隋文帝杨坚统一天下,隋朝兵强马壮,自然不能坐视辽东落入高句丽手中,中原王朝强大时,只要我们征服别人的,哪有别人侵占我们领土的份。

寻衅滋事,谋夺辽西重镇,意图入侵中原

高句丽占领了辽河以东的辽东等地尚且还不满足,隋文帝开皇十七年,高句丽与靺鞨联合,进攻隋朝在辽西的军事重镇,引发隋文帝发兵讨伐。

隋文帝派遣汉王杨谅、上柱国王世积为行军元帅,周罗喉为水军总管,共派出大军三十万,分水陆两军进攻高句丽,没想到陆地上的军队因为大雨的原因,导致粮草供应不足,军队暴发疫情。

水路进攻的周罗喉部在海上遇到大风浪,战船很多都沉没了,此次出征,还没有交战,隋军就损失了十之七八,隋军被迫撤退,等待天气好转再度出征,这是高句丽王上表请降,隋文帝才不再派兵征伐。

高句丽为何进攻辽西会牵动隋朝的神经,使得隋文帝发兵三十万出征高句丽,这是因为辽西的特殊的地理位置,是华北平原的屏障。

从地图上看,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四郡,共同构成整个幽州、冀州地区的天然防御屏障,辽西郡在燕山山脉以东,地跨丘陵和平原,把守着山海关以东的辽西走廊的东段。

如果说辽东的丢失是失去了对东北地区的控制,那么如果辽西被高句丽占领,那么就是隋朝与高句丽共有幽州北部的塞上屏障,那么高句丽就可以从水陆两个方面将爪子伸向华北平原。

我们都知道宋朝丢失了幽云十六州,没有北方的天然屏障的尴尬和被动,如果隋朝丢失辽西地区,那隋朝恐怕并不会比宋朝强多少,整个河北平原都暴露在高句丽的兵锋之下。

因此面对高句丽的挑衅,隋文帝毫不犹豫的派出大军征伐高句丽,隋朝刚刚一统天下,正是兵强马壮的时候,岂能受这种鸟气,高句丽的挑衅完全是在摸老虎屁股。

天朝上国的包袱,让隋军在辽东步履维艰,陷入战争泥潭

《资治通鉴》上记载:发江、淮以南民夫及船运黎阳及洛口诸仓米至涿郡,舳舻相次千馀里,载兵甲及攻取之具,往还在道常数十万人,填咽于道,昼夜不绝,死者相枕。
《隋书》上说:总一百一十三万三千八百,号二百万,其餽运者倍之。

如果说《资治通鉴》还有点切合现实,《隋书》完全就有点抹黑的意思,试想之下,整个隋王朝能够征调的府兵有多少人,撑死不过六十多万罢了。

以当时整个国家的人口总量,怎么有能力征伐三百多万人投入对高句丽的作战呢,这三百万人只可能是大业八年,隋朝的战争和各项土木工程征伐百姓的总量,但这已经完全足够摧毁这个新兴的王朝了。

最后,隋军在辽东的战争本不会进行的那么艰难,但是他们有一个堪比宋太宗赵光义一样作死皇帝杨广,杨广要不是隋朝皇帝,可能大家都会觉得他是高句丽的间谍了。

杨广要求隋军对高句丽的军事战争,必须事先向他汇报,他同意了才能执行,正所谓战机稍纵即逝,来回请示汇报,黄花菜早凉了,哪里还能打胜仗呢。

其次杨广好大喜功又自以为是,下令一旦高句丽投降,隋军就不能再度进攻,如此以来高句丽抓住机会,反复投降,争取喘息之机,使得隋军将士在辽东难以迈过一座城池,杨广这样的作死能力,隋朝能不灭亡吗!

其实在高句丽遇到这样的困境,杨广不是唯一的,李世民晚年东征的时候,也遇上了这样的窘境,高句丽军队顶不住就投降,投降完又反叛,阻截唐军后路,李世民比他表舅幸运的是及时驾崩了,才止住了颓势。

究其原因,其实就是天朝大国的包袱在作祟,如果杨广在辽东能够杀伐果决,坚决拿下城池,给前线将领更多的自主权,隋朝又怎么会被高句丽羁绊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隋朝为什么一定要打高句丽,为何征发百万大军,打得国破家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repu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