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个题目的读者中应该有人明白这个梗,不过以防大家理解有误我还是再解释一遍。
斯大林在一次报告中指出:“共产主义已经出现在苏联的地平线上了。”
老工人不知道什么是地平线,于是问知识分子,知识分子说:“地平线就是能看到却永远走不到的一条线。”
当特斯拉在2012年6月交付Model S的时候,用地平线上的曙光来形容其在投资人眼里的形象乃是恰如其分。百公里加速达到2.9秒,续航里程从260公里到480公里,碰撞测试达到了美国公路交通安全局史上的最高分……而其最大的卖点,也就是依靠锂电池来贯彻清洁能源无排放,几乎符合了所有人类对未来出行的向往和标准。尽管售价昂贵,产量也少,但它仍然在巨大的争议之中走到了现在,并继续推出了Model X和Model 3等新产品。
然而,自新年开始,特斯拉流年不利,始终缠绕在负面消息之中。原本马斯克预估的Model 3在2017年12月底产量达到5000辆/周的目标被一推再推,特斯拉则是在烧钱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整个2017年,特斯拉营收32.9亿美元,亏损29亿美元,其中Q4就亏损7.7亿美元,平均每天烧钱1600万美元,亏损800万美元。在Model 3推出后,Model S&X的产能在未来数年内都不会有扩产计划,且实际产能降低了10%。作为救命稻草的Model 3则是不断地给投资者带来打击:在2017年特斯拉交付的103181辆车中,Model 3仅有1764辆。原本预估的产量计划被直接推迟半年,调整为Q1末达到2500辆/周和Q2末达到5000辆/周。市场也给出了相应的反应:截止到4月2日,特斯拉的股价在2018年下跌了18.91%。
不过,随着马斯克“现场办公”的发挥作用,事情似乎正在朝着好的一面发展。4月3日特斯拉公布Q1财报,Model 3的周产能已经突破了2000辆。虽然这距离2500辆/周还有差距,但是已经超过了市场的预期。同时,第一季度总产量34494辆,也是史上产量最高的季度。随着好消息的释放,特斯拉的股价回到了去年11月的水平。
作为投资者的我们,面对着确定与不确定并存的特斯拉,应当如何看待呢?
传统的质疑和挑战
特斯拉从一出生开始就面临着大量的质疑和挑战。这些质疑不仅仅来自于对电动汽车不甚了解的大众,更多是来自于传统汽车工业的傲慢与恐慌。从技术储备而言,其实传统车企是有着对未来汽车向着低能耗、零排放发展趋势的预期的,这种预期和对市场的控制使得他们在新型汽车研发上是有条不紊。同时,诸如混合动力、燃料电池、锂电池等诸多技术路线的差异,也使得汽车厂商们出现了选择困难症。现有利益的划分决定了在这个市场上,传统汽车厂商不会有太多动力去努力推进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然而特斯拉不一样。和伊隆·马斯克本人一样,特斯拉从诞生之时就被赋予了搅局者的基因。全锂电路线,超高性能,高端市场定位,这些元素组合在一起,让传统车企了解到特斯拉不仅仅是要革自己的命,也要把整个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命给革了。如果要给特斯拉硬扯上传统车企作为敌人似乎显得不是很合适,然而我们看到,Model S的推出不仅仅是一阵风暴,更是定义了新能源汽车的全新标准。在那之后,无论是哪家车企,都会强调所推出的新能源车型的加速度、节能、续航里程,以及……相对于特斯拉的性价比。
但如果说特斯拉因此就成了标杆甚至是毫无破绽,那也是不对的。事实上,如果以传统工业和商业发展的观点来看待,它在若干方面有着想当然非常致命的缺陷。这些缺陷主要包括:技术方面的欠缺和商业模式的可持续性。
技术与马斯克的应对
让我们先从技术方面来探讨特斯拉吧。
作为一个汽车企业,一般在若干方面具备着相当数量的技术储备。这些技术分布在发动机、车身设计、动力分配等诸多环节,并且无论哪一项的研发难度都相当可观。如福特的发动机节油、丰田的混合动力等。如果将目光投向特斯拉,我们问,特斯拉有什么引以为傲的技术呢?
这个问题一般有两种回答:1、没有。2、电池技术。
第一种回答并不能说是傲慢。实际上,两种回答在传统工业的角度来看,其实是相同的。传统汽车毕竟不需要如此大量的电池,而特斯拉在除了电池技术之外的方面也确实乏善可陈。
然而,如果我们细细研究,可以发现,电池技术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上可谓是决定性的。
对于电池技术的解读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篇论文,可以毕业不知道多少博士。然而,归根结底,决定电池能否实用完全看三个方面:1、容量/能量密度;2、充放电速度;3、安全性。这可谓是电池发展的铁三角。无论是哪一种电池路线,都必须同时满足这三个方面的高标准要求才有可能得到大规模应用。
在目前的研发路线中,锂电池虽然在容量/能量密度上相对其他材料具备优势,但是在充放电速度方面还是无法和等效的汽油路线相提并论(毕竟加油机的速度可不是盖的)。不仅如此,只要是坐过飞机和火车的朋友就会了解到这个社会对锂电池的安全性有多么不信任——如果你不小心买到了三星的手机(lei)更有所体会。因此,从这个角度上来说,电池技术算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最大瓶颈并非言过其实。
特斯拉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呢?答案是:他们选择了一条异想天开的路线。
特斯拉选择的是18650电池,也就是笔记本电脑中的电池芯。由于18650电池是采用硬壳包装,制造规范化,因此解决了电力输出一致性和安全性的问题。但由于单节18650电池的容量小,能量低,因此相对应的需要将大量18650电池组合在一起构建一个电池模组。一台Model S中拥有超过6000节18650电池。将这些电池构建成模组,统一管理其电力输出、散热与安全性——这就是特斯拉的核心技术。
这种应对是相当天才的,当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最大的问题仍然是成本。单节18650电池并不贵,6000节也不贵。然而,要让6000节电池出力相同,并适时调整其工作温度和状态,这个难度和成本就高太多了。和松下的合作也是为了保证这方面不出问题。在Model S的电池模组中,仅有三分之一的重量来自于电池本身,剩余的重量来自于散热系统和安全防护。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电池技术方面的巨大投入和成本,也是特斯拉选择最初的两款产品走高端路线的原因之一。
商业模式:华尔街的耐心
如果我们抛开技术不提,有大量的分析师也会指出特斯拉的烧钱模式的可持续性是个大问题。在17年年报中,特斯拉表明还有35亿美元的现金存量,按照现在这个烧钱速度搞三个季度没有问题。
特斯拉的现金流
市场当然不会一直容忍如此烧钱烧下去。目前的期待是,作为平价路线的Model 3能够大规模量产,从而把特斯拉的销量从初创车企提升为传统车企的级别,进而一举将现金流打平。然而,正如我们之前看到的一样,Model 3不断地考验投资者的信心,以至于预期目标拖后了半年仍然不能保证实现。
如果这种耐心确定无法持续的话,那么今年三季度将会是决定特斯拉的命运之时。Model 3的量产和交付情况将会决定特斯拉是否能够继续融资持续目前的模式,尽管市场对于Model Y的预期并不如之前的几款车型好。
不过,我们的观点则较为乐观:虽然产品方面特斯拉总是放大家鸽子,但是伊隆·马斯克本人吹过的牛还是比较靠谱的——不会不出席只是会迟到。并且,考虑到特斯拉在世界股市的特殊性,类似于特斯拉这样的其他标的几乎是不存在的,华尔街总会有人以足够的耐心来继续特斯拉的故事——只是这个时间会拖得比较久罢了。
结语:新能源汽车:未来到底在哪里?
回过头来,我们重新审视文章开篇的那个段子:特斯拉真的会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还是它就是地平线本身?
毋庸置疑,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乃是大势所趋。而在这个势头之下,特斯拉确实做出了大量的工作。无论最后特斯拉成功与否,它都为我们带来了大量新鲜事物:无论是新能源汽车的定义还是标准。
只不过,没有人说过,在潮水到来之际,第一波潮水会带来希望。事实上,通常来说,第一波潮水会被后面的潮水拍在沙滩上,然后被人所遗忘。
目前对于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不仅仅存在于传统车企之中,大量互联网企业,如苹果、谷歌、百度等都在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在发展,只不过名称和路线略有差异,如自动驾驶、AI架势、智能汽车等。然而如之前所说,这些路线的核心,类似的。在大量资本的投入下,是否大家会继续青睐特斯拉,还是在此浪潮之中有新的机会出现,还是难以捉摸。只能说,从以往的经验来看,成功的经验通常来自于大量的失败者。
不过,尽管如此,我个人还是很喜欢特斯拉的。虽然在中国特斯拉除了新潮以外,还被贴上了土豪的标签,但是拥有一辆特斯拉还是很酷的,不是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