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抄自《牛津通识读本-生活中的心理学》
在把行为看作是由人决定还是由人所在的情境决定这一点上,不同的人格理论有不同的看法,而我们往往过高估计了人格在解释别人行为时的重要性(基本归因误差———见第九章)。然而,情境取向和行为主义取向认为,行为中的所有变量都由情境因素决定或由强化的方式调节。这未免言过其实了。如果真是这样,别人和我们在相同的情境中就不会做出不同的反应了。
研究人格的各种取向,在把人当做类型或当做多少具有某些特质的个体这一点上也有不同。类型理论往往强调个体的类似之处,而特质理论则强调个体差异及他们固有的与众不同之处。艾森克的方法则把两者结合了起来:他用复杂的统计技巧来分析,并把很多人表现出来的几百个特质加以分类(如乐观的、爱寻衅的、懒惰的)。开开始他以二维的方式提出了两组分类:内向性—外向性和稳定—神经质,后来,他又增加了第三维———智力—精神质,这一维同前两维并无牵连。每一维中都有许多特质。一个人的某一特质若比较明显,那么,这一维的其他特质也会比较明显———于是就勾画出了一个类型。图15描述了艾森克的人格理论。
艾格森人格理论在内向性—外向性和神经质—稳定这个二维平面图中,大多数人都在中间的某个位置,但在神经质维度的得分上,大多数人都在较低的位置。艾森克给他的理论提出了一个生理基础,他认为这些人格取向同大脑功能的生理差异有关。例如,他提出性格外向的人具有较低的大脑皮层觉醒度(脑的活动水平,被认为是负责调节觉醒水平的),所以他们比性格内向的人追求更多的刺激与兴奋。相反,性格内向的人被认为在社交方面比较顺从、对强化比较敏感、具有较低的感觉阈,所以很容易感到痛苦。
然而,不同人格类型的生理差异是有限的,我们已经提出了一种心理测验来测量艾森克理论的维度,它使用以下这类问题来找出性格外向的人:“你是不是很喜欢和人交谈,以至于从不放过和陌生人交谈的机会?”和“你能不能轻松地给令人生厌的晚会注入活力?”同样的,在回答下面的问题时说“是”的人,就被认为是较为神经质的:“你是不是经常为做了不该做的事或说了不该说的话而担忧?”和“你是不是被自卑感所困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