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所住心空也

作者: 莲_0d81 | 来源:发表于2023-08-22 09:57 被阅读0次

    曾经,我自以为很有爱心,理应生个聪明的孩子,好好培养,

    曾经,我自我感觉很良好,理应得到最美好的爱,白头偕老,

    曾经,我自认为天天锻炼,理应可保持身体健康,无病无灾,

    脑病孩子出生后,我才知道,一切纯属虚妄,

    孩子不会走路说话哭闹打挺瘫软在床喂养困难没有眼神交流,

    他只想着逃离,而我健康的身体也爆发焦虑抑郁失眠心脏病,

    修行后才知道,现在的世界,生活的空间变得越来越狭窄。

    学佛后才懂得,这是“无常”的变化,明白一切都是正常的。

    师父让我们要学会能够适应,然后改变自己的生活环境,去适应现在的生活,才能驾驭生活。

    环境对我们人的影响很大,这叫“对境起意”“住色生心”。

    一种利益,会让你忘记佛性。

    一种外境,会让你丢失般若。

    所以学佛要“无所住心”,才是真实不虚。

    人的心,会产生各种意念,

    但“妄念”会相续不断,会让你我们变得“痴心妄想”“迷惑颠倒”。

    所以永远不要把人间的一个妄境、妄念,成为自己内心剪不断、理还乱的“妄心”,让自己生活在“迷惑颠倒”中。

    心不要随便乱动,一动就停不下来。就犹如火车一样,火车启动后,它停不下来。

    别人的一句话、一个眼神,让你心念一动,它会长久地住心,停不下来地不断伤害自己。

    这就是为何菩萨要我们“无所住心”的道理。

    “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

    如果我们把人间的一切境界、烦恼看破放下,就等于生出了“清净心”。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举个例子,先生说我不好,我没放在心中,就是没把他的这句话住在我的心中而生出其他的杂念来。

    这样,才能像佛一样,修出“不生不灭的空性”,而且会很快就忘了他的恶念,继续和他慈悲地交往。

    这在佛经上称为“包容万象,生出万法”。

    把佛法应用在生活中,开解自己的心灵,解决生活的难题。

    于是我学会了无所住心,

    孩子哭闹发育严重迟缓,我平息了自己的抱怨,尽力陪伴他、教育他、呵护他,

    先生脾气暴躁喜怒无常,我接受了婚姻的恶缘,全力去化解,修忍辱,包容他,

    我努力念经、放生、许愿、做善事、积功德、帮助别人,

    种善因果然得到善果,

    孩子在几年后逐渐学会走路说话阅读写字洗衣服,

    婚姻在,我的身体完全康复,心态健康阳光安详。

    心无所动是智慧,

    心无所住本性归。

    看破离开执著心,

    无所住心生其心。

    苦难由“心念”聚集而成。

    心是明镜台,勿使惹尘埃。

    人间的种种执著、欲望、烦恼,只有当你远离,才能舍去对“有”和“空”的执著。

    所以学佛,既要“不住心”,又不能执著于“无住”。

    经常想一下,一切的一切均是梦幻泡影,有何芥蒂分别可以常住在心。

    抛开名相分别,

    远离妄心一切。

    烦恼不再纠结,

    无所住心空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无所住心空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rfum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