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沉默老师伴你读《论语》之《学而》(上)

沉默老师伴你读《论语》之《学而》(上)

作者: 赤松在路上 | 来源:发表于2019-11-20 09:55 被阅读0次

    来自沉墨国学经典诵读

    学而

    1.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①子:中国古代对有学问、有地位的男子的尊称。《论语》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

    ②习:“习”字的本意是鸟儿练习飞翔,在这里是温习和练习的意思。

    ③说(yuè):同“悦”,高兴、愉快的意思。

    ④乐(lè):快乐。

    ⑤愠(yùn):怒,怨恨,不满。

    ⑥君子:《论语》中的“君子”指道德修养高的人,即“有德者”;有时又指“有位者”,即职位高的人。这里指“有德者”。

    孔子说:“学到的东西按时去温习和练习,不也很高兴吗?有朋友从很远的地方来,不也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却不生气,不也是一位有修养的君子吗?”

    1.2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①有子:孔子的学生,姓有,名若。在《论语》中,孔子的学生一般都称字,只有曾参和有若称“子”。

    ②弟(tì):同“悌”,敬爱兄长。

    ③鲜(xiǎn):少。

    ④未之有也:“未有之也”的倒装句,意思是没有这种人。

    ⑤与:即“欤”字,表示疑问的助词。《论语》中的“欤”字皆作“与”。

    有子说:“那种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人,却喜欢触犯上级,是很少见的;不喜欢触犯上级却喜欢造反的人,更是从来没有的。有德行的人总是力求抓住这个根本。根本建立了便产生了仁道。孝敬父母、敬爱兄长,大概便是仁道的根本吧!”

    1.3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①巧言令色:巧,好。令,善巧言令色,即满口说着讨人喜欢的话,满脸装出讨人喜欢的脸色。

    ②鲜:少的意思。

    孔子说:“花言巧语,伪装出一副和善的面孔,这种人很少是仁德的。”

    1.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①曾子:孔子晚年的学生,名参(shēn),字子舆,比孔子小四十六岁。生于公元前505年,鲁国人,是被鲁国灭亡了的部国贵族的后代。曾参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以孝著称,据说《孝经》就是他撰写的。

    ②三省(xǐng):多次反省。

    ③传:老师讲授的功课。

    曾参说:“我每天从多方面反省自已: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与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守信了呢?对老师传授的功课,是不是用心复习了呢?”

    1.5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①道:通“导”,引导之意。此处译为治理。千乘(shèng)之国:乘,古代用四匹马拉的兵车。代指大国。

    ②敬事:“敬”是指对待所从事的事务要谨慎专一、兢兢业业,即今人所说的敬业。

    ③爱人:古代“人”的含义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人”,指一切人群;狭义的“人”,仅指士大夫以上各个阶层的人。此处的“人”与“民”相对而言。

    ④国使民以时:“时”指农时。古代百姓以农业为主,这里是说役使百姓要按照农时,即不要误了耕作与收获。

    孔子说:“治理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应该恭敬谨慎地对待政事,并且讲究信用;节省费用,并且爱护人民;征用民力要尊重农时,不要耽误耕种、收获的时间。”

    1.6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①弟子:有二义,一是指年幼之人,弟系对兄而言,子系对父而言,故曰弟子:二是指学生。此处取前义。人:古时父子分别住在不同的居处,学习则在外舍。人是人父宫,指进到父亲住处;或说在家。

    ②出:与“入”相对而言,指外出拜师学习。出则弟,是说要用悌道对待师长,也可泛指年长于自己的人。

    ③谨.寡言少语称之为谨。

    ④仁:指具有仁德的人,即温和、善良的人。此形容词用作名词。

    ⑤行有余力:指有闲暇时间或剩余的精力。

    ⑥文:指诗、书、礼、乐等文化知识。

    孔子说:“小孩子在父母跟前要孝顺,出外要敬爱师长,说话要谨慎,言而有信,和所有人都友爱相处,亲近那些具有仁爱之心的人。做到这些以后,如果还有剩余的精力,就用来学习文化知识。”

    1.7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①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孔子的高足,以文学著称。比孔子小四十四岁,生于公元前507年。孔子死后,他在魏国宣传孔子的思想主张。

    ②贤贤:第一个“贤”字作动词用,尊重的意思。贤贤即尊重贤者。易:有两种解释,一是改变的意思;二是轻视的意思,即尊重贤者而看轻女色。

    ③致其身:致,意为“奉献”、“尽力”。这里是要尽忠的意思。

    子夏说:“一个人能够尊重贤者而看轻女色;侍奉父母,能够竭尽全力;服侍君主,能够献出自己的生命;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恪守信用“这样的人,即使他自己说没有学过什么,我也一定要说他已经学习过了。”

    1.8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①重:庄重、自持。

    ②学则不固:所学不牢固。与上句联系起来就可理解为:一个人不庄重就没有威严,所学也不牢固。

    ③主忠信:以忠信为主。

    ④无:通“毋”,不要的意思。不如己者:指不忠不信的人,是比较委婉的说法。

    ⑤过:过错、过失。惮(dàn):害怕、畏惧。

    孔子说:“一个君子,如果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即使读书,所学也不会牢固。行事应当以忠和信这两种道德为主。不要和不忠不信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要不怕改正。”

    诵读音频请关注沉墨国学经典诵读公众号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沉默老师伴你读《论语》之《学而》(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rgni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