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久违的早起
今天起得早,冲一杯热咖啡,团坐在暖暖的毯子里看书,早晨看书头脑清晰,思路明确,很能统观全局的感觉,特别好。早上看书比晚上看好多了,早晨外面阳光明亮照进来,比晚上只有灯光的感觉好许多,而且早上也不会想开电脑,浏览网页什么的,一日之计在于晨,宝贵的时间段里,脑子自如会想做该做的事。
7:20把女儿叫起来,收拾收拾陪她吃早饭,听她说昨晚做的梦。她做了个可怕的梦,估计是读了绘本,绘本内容印象深刻,就做了噩梦... 我还特地早早打电话给爸爸,让爸爸也来安慰小公主梦后的情绪。
很感激早起,可以顾及自己的学习,也有时间照顾到女儿的情绪,非常充实。前几日和妈妈们带孩子去公园玩,其中一位妈妈就是经常和孩子们一起入睡,早上早早起来,这是个很好的习惯。我有段时间也是如此,感觉效率很高。因为尽早尝到早起的好处了,所以我也可以尝试着恢复这种作息。9点多睡,5点多起,也能睡足7~8小时了,还不熬夜,早上的2个小时的时光,拿来写论文也好,阅读也好,都是非常高校的。
或许,这个早起习惯的养成,可以作为继感恩日记之后坚持的第二个打卡项目。
2. 感恩精读有感
今日阅读1小时,《设计是什么》这本书也读完一大半了,读得非常精细,期间还穿插着查阅相关资料,所以1小时只读10来页。所以读到现在,大半本书里的内容都全部记住了,让我做一次分享,我都能完全脱稿,脱离任何辅助材料干讲一堂90分钟的课😂。
专业书真是应该精度,按照这种速度,两年内读完100本,好像还挺吃力的。精读输入之后更重要的是输出,写读书笔记,读后感,用自己的语言整理出来,这个过程中会遇到多处不明白的地方,还得回头过去反复看。也只有经历这么一个过程,才能打造自己的知识库。
感恩精读和带来的思考。
3. 第二节辅导课推迟
今天原定给考博学生上第二节辅导课,提前2小时和她确认时间OK不OK,她说还没准备好。好吧,学生也是拖延症患者,于是我把时间重新安排了,安排在周日早上。一周的最后一天,这样就没法再拖延了。
每个人都有这样那样,或多或少的拖延习性,那又如何呢?只要能改,只要尚在可挽回范围内,善莫大焉。这个学生预计考明年10月份入学的博士,明年2~3月份才提交报考材料,现在时间确实还早。而且是面临选择报考哪个学校的重大决定,这是一个很难一下就拍板确定下来的事,我很理解她。
看她的样子,我也提醒自己,论文也要在期限内尽早完成,以取得充足的时间修改。感恩时刻记着自己的主要任务。
2019-11-20(三)感恩日记
![](https://img.haomeiwen.com/i3272141/d172c64f71fbe364.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