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许多年,我都可以深刻感觉到,自己的生活尽管平稳运行,然而却和精致细腻丝毫没有联系。
我每天做着该做的事情,走着该走的路,吃着该吃的饭,可是除此之外,再找不到别的乐趣。每天获得开心的娱乐方式,就是买一件喜欢的衣服,看一集电视剧,或者和朋友聊聊天。
我说的精致细腻,不是来自物质不是来自外界,而是来自自己来自内心。因为我用着高档的化妆品提着奢侈品的包包,可是我依然感觉生活没有扁平,没有质感。
我们许多人都过着这种看似精致实则粗糙不已的生活,因为我们所有的快乐都开始来自外界和环境。并且随着外物的变化稍纵即逝。
不再关注内心的感受,确切的讲,是渐渐地,在外物的堆积里,我们的感受变得迟钝,一顿海鲜与几顿海鲜带来的快乐,没有什么区别了,一件新衣服和一柜子新衣服带来的新鲜感,也没有更多不同。
我们就是这样,在感官的顿感中,将生活渐渐变得苍白粗糙。然后陷入不断从外界寻求刺激,又不断被刺激消失后的失落淹没,继而重新寻求外界刺激的恶性循环里。
罗辑思维里的一句话,甚是有道理:如果有能力,你一定要让孩子学钢琴。
其实许多人对这句话并不买账。因为钢琴学习本就是一项昂贵的花费,许多家庭还承担不起,而且在经历过应试教育的刻板与生硬之后,我们中的大多数会希望给自己的孩子一个快乐轻松的童年。
我自己也曾经在心里默默发誓,以后我有了孩子,绝不逼他做不喜欢的事情,作家舒婷写过一篇散文《我儿子一家》,她就说她的孩子从不学什么特长,他只学他想学的,童年花费时间最多的一件事就是,玩。
我相信肯定不止一个小伙伴和我有过相同的想法。
然而现在我女儿三岁了,她已然懂得开始分辨美丑,开始每天伴随音乐跳上个把小时自创的舞蹈,一副陶醉不已的神态,每天上午花费一两个小时玩拼图游戏,认真专注。
我心里知道,过不了多久,我一定会把她送进各种各样的兴趣班。
有一天她正在聚精会神地摆拼图,我问她,宝贝,你想不想学跳舞?她不假思索,想啊!
我又问,你想不想学画画?她立刻回答,想啊!
我再问,你想不想学钢琴?她说,想啊!
我最后问,你想不想学围棋?她同样答道,想!
我心里一阵欢喜,虽然我也明白她的年纪自然不懂想学和真正去学是有巨大差别的。可是,三岁的她在拼图与跳舞中表现出来的一副郑重其事的样子,让我警觉,作为母亲,一定要给予她我可以给予的最好的引导与培养。
童年的快乐,绝不应该仅仅来自与伙伴的游戏,她身上的艺术天分,也绝不能因为父母的松懈与无视而渐渐消亡殆尽。
过不了几年,她要走上应试教育的不归路然后拼尽全力挤进一所一流的大学,寻得立身之本,可是她终将走出教育的大门走向自己的人生,而以后的漫漫人生路上,仅凭学校的那些书本却是万万做不到的。她要挣钱养活自己,她更要养好自己。人生路长,粗糙的一辈子,才不是她应该有的一辈子。
说到艺术天分,它不同于天赋。不是每个人都有艺术的天赋,都可以成为画家音乐家舞蹈家,然而却是每一个孩子生来都有艺术的天分,他们都在尽己所能慢慢探究这个世界上的微妙的色彩与浮动的旋律。
而我们应该做的,就是用后天的正确的刻意的引导让孩子不断加强生活中发现美好体会美好的能力。
马云说,许多年后,大部分的毕业生都会面临失业。我们不再需要机械操作工人,不再需要码农,不再需要文员。
所以,在应付应试教育之外,我们更应该教会孩子如何生活。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然而总是有人把生活过成一张白纸,苍白扁平毫无生机,却也总是有人把生活过成诗,灵动丰富,立体饱满,韵致独特。这两种人,同样活到八十岁,却拥有着截然不同的人生。
所以,当我看到罗辑思维里解释为什么我们一定要让孩子学钢琴时,深以为然。也醒悟过来为什么自己总是感觉自己过得粗糙,因为我们对于艺术的敏感度在还未开发时已被遏制。
你或许以为你的孩子不会成为钢琴家,所以不要浪费时间;又或许,你以为你的孩子天资普通需要投注所有的精力到课业中去,所以无暇学习钢琴。
可是,我们让他学的,绝不仅仅是钢琴。花费巨资让他学,花费大把时间让他练,也绝不是押注他以后成为第二个郎朗或者第二个李云迪。
毕竟,天才之所以是天才,就是因为稀有。
孩子在练习钢琴时,首先培养的是自律的能力。他在钢琴面前,开始不断学会克制自己的好动的天性,在枯燥的音节练习曲去寻找韵律。
然后,可以慢慢培养他细腻的感知能力。他不断地听,不断地练,逐渐对细微的音差有了敏感的神经。而这种听觉的灵敏又可以缓缓地迁移到其他的感官中,比如对色彩、味道、质感的敏感……
日复一日,他的感官变得越发细腻和强大,在生活中,他能仔细地分辨出可以让自己更加愉悦的事物所处的度。这份敏感,让他生活更加精致有质感,让他懂得追求事物的极致之美,让他对自己有更加严格的要求。
感官的敏感带来理智与思维的清醒。他不允许自己过浑浑噩噩的日子,更不允许自己身边的事物拖沓繁冗不清不楚。
他最终,没能成为一个钢琴家。然而,他在许多年的钢琴学习中,培养出的自律的精神,对美的独特品味,还有灵敏的感官,却是让他拥有着比别人更有质感和细腻的生活品质。他精神深处的愉悦体验,独一无二,不可复制。
同样,画画亦是如此。在色彩与光影的变幻里,每一笔都是画者内心深处的映射。
艺术学习的快乐绝不是电子游戏这种东西可以相提并论的,也绝不是外界物质满足可以比拟的。追求一辈子即时快感的人生,粗糙而乏味。
从应试教育的体制中摸爬滚打出来,我更深刻地体会,应试之外的教育,才是应该终身不懈的教育,才是在未来几十年的生命长河里带给我们源源不断的生命动力的源泉。
这一场细腻的生命体验,不是肤白貌美,不是金银首饰,它不可言说,却时时刻刻都充溢在你的言行与容貌里。或许可以达到范仲淹所说的境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我的导师的女儿,是一名重点高校的临床医学的本科生,然而她却可以写出一首首古风意蕴的诗词,气质优雅,用词华美,丝毫没有这个年纪的幼稚和肤浅。
她似乎就是在应试教育与艺术培养之间都游刃有余的那一种人。她的文风与年纪,可以想象她有多大的精力投入到了诗书的研究里,而她对生活中小事的描绘,也让我看到了她艺术的敏感嗅觉还有深刻的思想。
我们也许偶尔需要释放天性,可是,我们更需要一个细腻的人生。有来自内心深处的欢愉,有来自对生活深刻体味的快乐。
你活得糙吗?我们可以拥有更细腻的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