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季少年,频频轻生。有的上小学,有的上中学,有的上大学。实在无法列举这些残酷的事例,每个逝去生命的背后都会有一个支离破碎的家庭。想到这些令人悲伤的事件都会让人扼腕叹息,痛心疾首,实在于心不忍。
花儿一般的年龄,本该绚丽绽放,稚嫩的生命却提前殒落了。生命是值得敬畏的,生命是应该珍惜的。孩子们,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你们如此漠视生命,拒绝亲情,拥抱死亡?你们究竟怎么了?
是你们有病吗?
是的,你们肯定病了!自私、冷漠、脆弱……症状之重无以复加!可你们生来并非如此啊!你们为什么会生病呢?
病因难道真的是人人可以评头论足的,几近千夫所指的教育吗?
教育,何其悲,能承受如此之重吗?
教育何辜?自有教育以来,它承担着教化育人的职责,无论目的、过程、结果,它都应该是美好的。千百年走来,到了今天它怎么可能沦为扼杀鲜活生命的凶手?
不是教育,那为什么人们口诛笔伐直斥教育,似乎人人可以得而诛之。
难道教育也病了吗?
如果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看成一个教育的生态系统,我们这个生态系统是不是程度不同地存在着家庭教育缺失,学校教育扭曲,社会教育畸形的病态现象呢?
家庭教育相当缺失。
所谓好的家庭教育就是具有好的“家风”,就是父母的榜样作用。单亲、孤儿、留守、寄宿低龄化客观上造成了家庭教育的缺位。缺乏交流,缺少亲情,不被关注已经是普遍现象。很多家长没有很好地承担起教育子女的义务,更放弃了教育子女的权利。孤僻、冷漠、自私、脆弱,这些不少孩子们少小便具有的特质可以说大部分都源自家庭。”人生的第一道扣子”早已失守了。有意无意间,孩子受伤了。
当务之急最该补课的是家长,补补如何作称职的父母。
学校教育有些扭曲。
“择校”、“应试”、“乱收费”、“补课”、“校园欺凌”……令人咬牙切齿。家长焦虑,学生无助。几乎人人是“受害者”。
公立学校衙门化,私立学校企业化,教师过度职业化(缺少专业化),过分注重文化课教学,学校教育内容单一化,教育过程简单化,教育目的功利化,道德教育空洞化,考试升学就业压力大。这些都是客观存在。教育是不应该有失败者的。现实是教育直奔考试,过分强调了甄别功能:不停的在成就“优等生”的同时,制造了更多的“差等生”。“全面发展”谈何容易。求生是人的本能,强调培养了学生各种能力的学校教育却又要回过头来不得不告诉孩子“好好活着”,进行生命教育、健康教育。这是幸呢,还是不幸?学校苦,教师累,可受伤的总是孩子。
社会教育有点畸形。
这是一个繁杂的时代,经济发展,物质充盈。上天入地,人类的生存空间似乎越来越大,学生的活动范围却越来越窄。手机、电视、网络成了孩子们虚幻的精神憩息地。科技是把双刃剑,社会教育资源良莠不齐。全民娱乐化,衡量成功的价值取向简单的货币化。社会道德水平并没有随着经济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而提高,反而有下滑的现象。孩子们身临其境耳濡目染焉能不病?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过一段广为流传的话:“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育是唤醒,是点燃。触及不到孩子灵魂的教育都是失败的,走不进孩子内心的教育者都是失败者。
教育,这个生态系统需要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真挚感情的注入。
毋庸讳言,教育这个生态系统已处于亚健康了,似乎有病了。
那么教育的病因又在哪里呢?这几乎就是钱学森之问了。“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而我要问得是为什么我们的孩子频频轻生?
孩子们,生命是可贵的,生命是美好的。活着就一切皆有可能,生命是会产生奇迹的!所有的坎儿都会过去、都会成为故事,所有昨天的故事都会成为明天的下酒菜。选择轻生,却制造了事故,你们错了!你们轻生,更是我们错了,无法原谅之错!
不论谁的错,代价决不应该是你们稚嫩的生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