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此刻的我是该开心的进行着最终复习巩固,等待周五下班一身轻松的奔回家,周六参加考试,周日在家玩一天,然后坐等通过教资笔试的消息,圆满完成我今年的目标之一。
但真实的我,低头看了眼自己面对的现状,脑子里闪过三个字——自作孽,两个字——活该。
这次的故事很简单,就是我8月就买了教资考试的书,斗志昂扬的说着这次要把科目三考过。所以刚买回来的时候,趁着热乎劲翻了几天,写了几页笔记,那个劲儿过去后,就把书放下了;到了9月,想着10月底才考试,而且我只需要考一科了,所以10月复习也肯定来得及;但到了10月,国庆回家嗨完后,状态开始一路低迷,前段日子除了上班就是躺着,浑浑度日,什么也没有做。
时间非常不经过,就这样一天天啥也没干的过去了,突然的,到今天,离考试只有3天了。
这个场景对我来说太眼熟了,往前看哪次考试,我不是这种路径?
报名前斗志满满,做好了准备,买好了复习资料;报名后开始给自己找各种闲事杂事一堆,就是不先去复习;再到临考前,发现怎么突然就要上考场了,没复习所以没有丝毫把握,给自己惊出一身冷汗,后悔为什么没有在开始就每天复习一点,为什么我就是这么废柴;然后开始给自己找退路,要么想逃避不去考,要么想着反正还可以再考,没啥的,开始宽慰自己。
但同时,我清醒的知道,即使时间可以倒流,我还是会这样,还是会不复习,不然不会一次两次的到现在已经形成了这种路径。
就照这个样子,我浪费的报名费、时间和机会成本,已经不知道有多少了。
浪费了钱不是最重要的,是这个东西让我陷入了这种模式,一旦考试模式开始,就自动触发了这个机制一样。
就像这次,我前几天已经在考虑不想去考试,所以不回家了。当和我妈视频时说到我不想考试的想法后,那刻我妈立马涌现出的失望不解的表情与她的质问,我现在清晰的记着。
我把自己变成了什么样子啊?
关于我这个坏毛病,已经不知道自我反省了多少次了,虽然一直没改进,但当然是要改的。
解决问题得先找到原因,我自己琢磨出了4个可能的原因:
1.一开始就留了后路。
我从没有体会过破釜沉舟的感觉,面对考试也是,从一开始就给自己留了后路,不觉得我没通过会有什么严重的后果,所以自然的做不到全力以赴。
2.只有目标,没有计划。
每次都是目标有了,却从没细化到计划这一层,直白来说就是只是停留在想,但该落到行动的时候,就是不切合实际,不落地的。
3.不踏实认真学习。
老实说,让我回想我上一次认真学习的时候,已经在高中了。甚至不知道因为什么,高中的某一刻就开始了人坐在教室,心和脑子不知道跑去了哪里的学习状态,更不用提以后一路的大学四年和离开学校,进入工作后的学习。
4.缺乏监督机制。
看出来了吧,我在某些事上,当没有发自内心想去做或者没有意识到重要性的时候,行为还是蛮缺乏自控的。
所以很需要监督机制。这个监督,可以是来自那个理性的、想要变好的自己,也可以来自公众承诺,或是找到同样要考试的伙伴一起。
但很遗憾,这次理性的自己没能拉动我,外部监督我也没去找。
这4个原因呢,也在一次次和自己的交锋中找到了,按照酱酱说的,这可能是种自我保护机制——当看不到做一件事的必要性的时候,保护自己不要多去投入时间精力,不如用这个时间做点让自己开心的事。
看到问题,理解问题,看到存在问题的自己,理解和接纳有问题的自己,下一步就是去改变。
我希望自己亲自踩出来的坑,能让我吸取足够的经验教训。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