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知识体系和管理
答友人《如何快速撰写一篇自己知识体系之外的文章》

答友人《如何快速撰写一篇自己知识体系之外的文章》

作者: 无良印品 | 来源:发表于2016-08-02 11:56 被阅读34次

    不请自答大概是一种无耻的行径,没办法,毕竟名字就叫无良印品,大不了被看见了给朋友发个红包赔礼道歉就是了。最近对于殚精竭虑的构思生活有些厌倦了,跑到这来扔掉大纲随手涂点文字,也算是轻松一下。何况我看到原文时,距离文章发表已经一月有余,聪慧如她,该是早有办法了。说到底,还是借着别人的文章做灵感来源,在自留地记录一下自己的想法罢了。

    先尝试抽一下原文的主干好了,要是主干都抽错了我基本上就是在这自打脸玩了。作者提出的问题为“如何驾驭自己不熟悉的话题”,对于“驾驭”,作者给出的定义整理如下:

    1、有专业的评论视角

    2、严谨详实的分析逻辑

    3、足以引发他人兴趣的信息

    心理咨询行业有一句话,叫每个人都是自己生活的专家。在这篇文章中,作者自己其实提出了解决的办法,概括一下就是1、搜集相关知识反复理解;2、询问有经验的人;3、逼自己一把。

    OK,忽略作者的感想和文笔,80%的主干应该已经提炼完成了。接下来就是见证奇迹流水线作业的时刻。

    其实仔细回忆一下,快速撰写一篇自己知识体系以外的文章,这事只要参加过高考的人都干过,没错,就是写高考作文。想想每年各省高考作文题目出炉的时候,是不是都有一种“幸亏毕业早,这题还能好”的无语凝噎感。高考作文的要求可谓完美契合上述三点要求:1、要言之有物形成自己的观点(哪怕只能从材料中选取一种作为自己的观点);2、要结构层次分明条理清晰;3、要不择手段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要不然怎么拿高分啊)。而且,高考作文要求在短短一小时内必须完成,这已经不是快速,简直就是极速了。说不定写出满分作文的考生会对这个问题很有心得。

    正式开工前的准备工作就此结束。这个准备工作对我自己来说十分重要,因为我是个蜗牛,不但行动慢,还遇到困难就喜欢往壳里缩,做不到像朋友那样逼自己一把,所以在做事之前降低自己的陌生感和畏难情绪是必备热身。如果能从以往的经历中寻找到做法类似的事情作为参考,就打开了一个突破口,至少不会变得无从下手,跟数学家当消防员先放火再灭火是一个道理。

    当然单纯地把写高考作文的方法拿来写工作稿是无法胜任的,准备工作结束了就不再废话正式开工。这篇文章里我尽量杜绝专业词汇说人话,个人提炼的方法是五个字:

    (拆——抄——抽——吹)+转

    拆——分解任务内容

    “拆”就是先把问题拆分成不能再具体的,自己已经可以解答的,比较简单的问题。回顾一下这个问题的关键要素,需要解决的问题有四点:快速,专业视角评论,逻辑严谨翔实,引发他人兴趣。乍一看并不是很懂要做成什么样子,所以需要分解成有明确行动目标的任务,以上四点拆分如下:

    快速:一、合理分配时间。二、拒绝面面俱到,根据二八法则学习目标领域的基础知识和热点问题。基础知识以维基百科为基准,不懂的部分再搜集详细资料;热点问题上网搜索相关文章,寻找高频主题和关键词。

    专业视角:“视角”是一篇文章的切入点。专业两个字可以理解为一种程度而不是一个固定的角度,可以是业内视角,可以是相关行业视角,甚至可以是跨行视角,只要内容专业性足够强就可以了。内行视角可以以一个业内人士的身份来写作,比如要写一篇关于O2O的文章,采访一个美团外卖的员工就是个好办法。如果从相关行业视角出发来写O2O,可以是互联网非O2O人士的观点,也可以是用户的体验。跨行视角不同于以上两点,完全从一个外行的角度来分析,所以要尽可能发挥自己的专长,把自己最熟悉的东西应用到不熟悉的领域里。(我会说其实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像这篇文章一样,把大家都知道的事情总结起来,然后自己抽象出一个框架分门别类整理好,就变成了所谓“专业的干货”。当然,不一定符合稿件要求就是了。)

    逻辑严谨:看似对写作者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求很高,其实不尽然。除了散文诗歌,动笔之前列大纲是常识。个人惯用思维导图来解决大纲问题。先定主题,然后套同类文章的模板,最后列出需要填充的内容。关于逻辑结构这一部分的具体内容可参见《金字塔原理》这本书。这里不做展开。关于“模板”多说几句,说起模板可能最容易想到PPT和简历模板,进而产生“千篇一律毫无新意”之类的印象。这里所说的模板,是一个提纲挈领的结构框架。一篇文章通常有两个框架,一是行文框架,简单的例子就是学生时代用烂的“总分总”、“开门见山结尾升华”;二是内容框架,也就是文章内容的“主线”。善于借鉴和总结框架不但是提高成文速度的好办法,对提高自己的文字能力也大有帮助。

    引发兴趣:面向的读者不同,这四个字的含义会产生变化。如果是文章发在简书上,那么尽可能陈列干货无疑是最好的办法。换到中关村这种专业性网站上,站在行业前沿或深入行业内部都是不错的选择。如果放到某些门户网站上的话,一个爆炸性的标题说不定就足以达到效果了。当然,一个精心设计的标题永远是引发阅读兴趣的重要因素。

    抄——搜集参考资料

    这里的“抄”并不是小四一统天下大同的意思。短时间内要获取一个陌生领域的知识精髓,拿来主义是必要的。在拆的部分已经明确了获取信息的初步渠道,完成这一步后,是什么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了,接下来要解决的就是行话和为什么的部分了。平时如果有整理网页收藏夹分类专业网站的习惯,比在搜索引擎上大海捞针要强得多。如果没有储备,知乎梅花各种文库里也能找到些不错的东西。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时刻不能忘记自己的目的。搜集资料是为了服务于写作,搜集的途中开始认真学习精益求精是万万要不得的。关于如何快速准确拿到自己需要的知识,推荐一个知乎的问题“如何快速地了解一个陌生行业/领域?”各个回答还是有不少值得借鉴的东西。

    不过就我的心得而言,如果对将要下笔的内容完全不熟悉而时间又非常紧,或者时间相对充裕但内容非常专业无从下手,直接在网上搜索成品稿件是最快的办法。不是准备抄袭的素材,而是直接按照成品稿件的写作顺序来了解这个领域,有一个基本的思路之后,搜集到的资料才能在脑中顺利归档和提取,并且成稿中出现的专业词汇很可能就是自己必须了解或使用的,提前熟悉行话对顺利理解资料也大有帮助。

    抽——提炼素材精要

    这里的“抽”是一个提炼的过程。如果说拆的部分提到的框架只是脑中有这样一个意识的话,到了这一步就要实打实地开始写大纲了。如果相关素材多而杂来不及每一篇通读,可先将素材进行主题分类,写稿的时候用到哪部分就直接找出来通览或跳读,就好像快速阅读一篇没有目录的文章,然后自己整理目录一样,在整理的过程中写作的思路往往就会出现。确定文章的主题之后,根据文章的大纲把字数分块各个击破就简单多了。

    吹——充分发挥己长

    能达到吹的水平,一定对吹的内容相当熟练。所以吹指的就是在文章中融入自己的东西。尤其在跨行写作中,这是非常重要的步骤。具体的专业知识可能与目标写作内容交叉不多,但是很多抽象化的概念和概括化的思路却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比如本文的写作思路就来源于教育心理学中上位知识与下位知识的概念,只要写学习相关的文章几乎都绕不开这个概念。

    转——化未知为已知,用已知学未知

    这个写作链条中找不到它的确切位置,但每一步都离不开这个字。“转”即是转化,比如在开篇我就把快速写作陌生话题转化成了高考写作文,这是类比。把快速写作的过程提炼成五个字,这是总结。每一个字展开论述举例说明实际应用场景,这是发散。这三种转化方式是我最常用的,类比可以将不熟悉的东西快速视觉场景化帮助理解,总结可以用一根绳子串起大串珠子,减轻我的记忆负荷,发散就像带着公式去解题,目标明确路径清晰,可以避免盲目。如果在阅读素材的时候会有“什么嘛,这不就和xxx是一个道理”的想法,其实转化已经不知不觉在进行了。说起来,我学的专业和O2O其实没什么关系,但是脑洞一下,文化入侵和互联网通过大肆补贴培养用户习惯来颠覆市场创造需求,有没有某种相似之处呢?

    这片文章其实没有什么新发现,我所提到方法每个写作的人都有意无意地使用过,我想通过这篇文章说明的事情其实只有一件:出发之前有个纲领,行动的时候就不会盲目。而建立纲领和使用纲领的意识,才是在我看来最重要的事情。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柳柳杨:看完只想说受教受教,写稿子搜集资料,整理观点,这件事上我走了太多弯路,慢慢才开始有些感觉,现在就是看完资料自己提问,然后自己解答里面的问题,方法也在摸索中。“拆分”,简直是人生最重要的方法论之一。期待下一篇更新。 :heart: :heart:
        无良印品:@柳柳杨 写着写着就有一种找不到上下文逻辑的感觉,还好大体想说什么基本表达出来了。第一天更新的部分没有改动。其实有用的只有全文最后一段╮(╯_╰)╭
        柳柳杨:@无良印品 嗯嗯,了解了,好哒,那等肥了再看
        无良印品:@柳柳杨 其实比较建议等我彻底更新完再看,因为想法会随着我思考这篇文章的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完善,所以每次更新前文都可能有变动。其实提问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办法,最大程度上减少了无用工作,而且自己解答是记忆最深刻理解最透彻的方法。正文完结之后我可能出一篇短文总结一下我目前接触过的所谓“高效学习”的办法,虽然不一定适用于写稿但是对你应该还是有帮助的。

      本文标题:答友人《如何快速撰写一篇自己知识体系之外的文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rmfs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