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是两年前,并不希望日子过得忙忙碌碌,感觉忙的没有生活可言,忙的放弃自己爱好的日子,简直就是对自己人生的亵渎。悠然自得的日子才是自己想要的。
一年前日子不知不觉中就开始忙碌了起来,最开始是排斥的,压抑的,后来适应了高强度的工作,以为以后的日子就是这样了。渐渐的,并没有去年忙碌了,但生活让我养成了习惯,习惯在忙碌中自我成长,自我进步,对闲开始排斥,一旦闲了,感觉人生就进入了严重浪费的模式了,内心无比忐忑与焦虑。
一天有事情做,并且能够去做好,就是一种幸福,抱怨是无知者的专属,并且只要你内心笃定着,坚持着你业余的爱好,时间总会有的,放下手机至少每天你就多出了好几个小时的时间,来照顾自己的爱好了。高效的忙完了自己一天的事情,匆匆回到家,简单洗漱后,就开启读书模式,觉得那是最大的享受了。
一个人如果不去学习,不去拓宽自己的面,那真的就是井底的蛙,以为自己看到的天已经是足够大了,眼界会局限思想,思想狭隘,如果一辈子自己都感受不到,那也无关紧要,但是当你知道天很大很大时,会后悔莫及。
少年时候读的书真的太少,感觉不到读书的重要性,后来条件好了,买书,只要是自己喜欢都可以买回来,只要自己愿意看随便可以看,床头一摞摞书,几乎都读完了,即便如此,依然恨自己读书太少,脑子不够用。
也许本来就像曾国藩一样,人不够聪明,所以要用勤去补拙。所以没办法给自己找理由说需要休息。以前忙碌,总是在意经济效益,后来才发现错了,如果忙碌中可以自我成长那就足够了,当你成长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经济效益依然不用去考虑了。
短浅的目光会严重影响一个人的发展,目光长远才会欣然接受生活的忙碌。
生活中让人无比愤怒的便是出现在身边手机不离手的那群人,手机成了生活的全部。在餐厅吃饭,有一群人,会若无旁人的样子,刷着抖音,手机的音量会影响你吃饭的食欲,这些人即使是已经吃完饭了,但依旧霸着餐厅的位置在忘乎所有的刷手机,这些人确实是很闲,但这种闲但凡有点追求的人都不愿意要,所以还是忙一些要好,至少你不会沦落为整日以手机为生的没有思想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