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1年夏,江陵,日暮。
已经56岁的诗人,不再饮酒,他说“中年畏病不举酒”。
因病新愈,辞谢不赴,重等朝廷任命。
回顾此生,颇多艰难,累受挫折。
多少可以自称文坛老将,身体相似那庙里老和尚。
而“我心相似”,是前人之志“常恐不得死国事”。
此时,站在江边,目之所见:
归牛浮鼻渡河,鸥鹭近人离水。
此刻,站在亭前,心之所想:
陈师道还是为觅好句而闭门?食可饱?生活是否不再艰辛?
他不知道。
而小他4岁的秦观,已于去年病故于藤州,再也不能对客挥毫。
他知道的。
两位好友,一生一死。
他想将所见所想,病后情致全数告之,所写十首《病起荆江亭即事》,
唯有生者可寄了。
在他之前,几百年前的盛世,还有一人,也与病有关,也与朋友有关。
他说:“垂死病中惊坐起”,“此夕闻君谪九江”。那份友情也是可贵的。
少时求学于杭,有次语文老师带我们爬吴山。兴之所致,让我们对对子。
老师出的是“白居易”,要求人名对人名。于是,三五同学以此为乐。
我运气好,反应快“黄庭坚”,老师说答案正确。
这么年,之所以还记得,一部分是虚荣心,一部分也是忆起旧事,想起往昔。
有些友情很贵重一一千金不换。
病起荆江亭即事 黄庭坚
翰墨场中老伏波,菩提坊里病维摩。
近人积水无鸥鹭,时有归牛浮鼻过。
闭门觅句陈无己,对客挥毫秦少游。
正字不知温饱未,西风吹泪古藤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