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凯里学院
《原始分类》读书笔记

《原始分类》读书笔记

作者: 凯里学院人文学院21民本 | 来源:发表于2022-11-05 10:16 被阅读0次

    余玉龙      2021410048      21民本    18285796905

    《原始分类》由涂尔干以及其外甥莫斯两人合力完成的一篇对于分类的来源,以及现在分类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发展而来的,就分类的来源与分类的发展提出自己的猜测以及研究方向及成果,其对于分类的研究开人类学社会学分类研究之先河,对人类学社会学发展由极其深刻的影响。

    在本书中,作者试图通过自己的研究解决“是什么使人们采取分类的方式来安排他们的观念,人们又是在哪儿发现分类这种独特配置的蓝图的?”这一问题,作者通过澳洲原始分类体系,祖尼人苏人分类体系,以及中国早期的分类体系尤其是图腾方面的研究以试图解决自己的疑问。本书从现代分类的概念出发,通过分类中归属一词引入亲属关系,也逐渐引入自己的第一个研究对象,即澳洲人的原始部落的分类,即由胞族到氏族以及与之联系的姻族中人们对于自然事物的划分以及他们各自图腾的划分。根据人群的扩大,图腾的种类也不断增多。通过对各种事物的分类在现了人的分类。事物被想象成排列在一系列以个体为中心的同心圆之上;距离越远的圆,对应的是越广泛的属,而且,组成该属的事物与这个个体也越疏远;围绕着他,那些事物渐渐形成了差别。所以就食品而言,只有离他最近的那些才是被禁止食用的,而就是这简单的分类,即把事物分配给相对应的人,应为人群的不断扩大,事物逐步分化,而现代的分类可能也由此演化而来。

    而在祖尼人苏人的原始部落中,他们对于事物于人的分配按照矿建的位置分配,一切都被划分、标注和指定到一个单一而整合的“体系”的固定位置上;在这个体系中,各个部分根据“相似性程度”或平起平坐,或有所隶属。在每个胞族内部,如果氏族彼此邻近,那么与之相关的事物就紧密相连;如果氏族彼此分离,那么与之相关的事物也就格格不入。这也逐渐形成了空间方位不同,人们所对应的事物以及所拥有的图腾是不同甚至相反的。正是因为图腾群体中出现了精细的等级划分,故过去依据胞族和氏族分类的人际关系转向根据方位分类的空间关系。故涂尔干认为事物根据氏族的划分为根据地域的划分奠定了基础,而后氏族、图腾、方位一一对应融合起来。而其本质原因都是社会。

    在中国的研究中,涂尔干考察了中国的民俗节日传统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材料。认为中国人不仅将地理方位,还将时间节令,也整合纳入了分类体系中。他认为中国分类的本质上是占卜的工具,区域、季节、事物和物种分类共同参与进来。认为这种分类与希腊相似,个体藉由此成为宇宙参照,事物在一定意义上表达为鲜活的肌体功能。涂尔干认为这是一个将万物相联系起来的含蓄的分类体系。中途引申到了宗教方面,认为宗教从万物有灵论到多神教的差序格局再到一神教将其他的神或同化吸收或有名无实进行废止,留下大神,也体现了一种分类观念的发展。这或许也与中国没有原始的于前者有关的部落图腾以及对应事物的分配有关,又或许是中国古代关于方位、季节、天文、时令等方面的分类太过于突出。

    总之,涂尔干通过对这三种存在形态最小单位的考察,论证了他所坚持的社会唯实论,回答了他自己的问题即为什么会分类——高于个体存在的社会力量的干预。他在文中提到的第二个问题是为什么会以这样一种形式分类(即图腾),在结论中他认为是知性与情感的结合使得原始人以图腾氏族的方式分类。知性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基础,具体而言是定义、归纳、演绎的能力。而社会情感则支配着个人行为,最原始的分类由一种物件将一种或多种情绪固定下来的方式获得安全感,与宇宙合一的愿望。

        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只知道事物的概念而不知道事物的由来这样的情况比比皆是,我们往往使用着这样一个有一个的词语,却往往只知道其表面含义,而不去深究其更本的由来,殊不知,我们今天对事物所形成的一切认知,皆是来源于先辈不竭的探索。就用本书来说,分类或许对于我们来说也不过是一个使用了很多遍的词语,从未有人去仔细想过其真正的来源,而对于涂尔干了他们这样的人类学社会学先辈来说,他们往往关注的不是事物表面的含义,而是其深层的来源以及更深的联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原始分类》读书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rnyt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