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个快节奏的时代。一切仿佛都来得畅快又淋漓,从流行词汇中便可见一斑:刷屏、刷剧、刷微博,一个“刷”字便将这种千军万马、排山倒海的架势表现到极致。
而对我们学生来说,最熟悉的则是“刷题”。 我们最常见到的,就是题册。而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知识与文化也仿佛来了一次质的飞跃,无论是深度还是广度,比之以往都大幅提升——题海战术便应运而生。
这题海有两个特质——一是量大,二是质高。兼具二者,才可得此尊称。从古至今便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说法,同理,足量的题目才足够磨砺出一位岿然不动的学霸。这是量大;至于质高,说的则是其知识含量,一本题册不仅是量的积累、还是解题智慧的精华,满是前辈用心编撰、浓缩而成的干货,其高质量能耗去无数学生绞尽脑汁的日日夜夜。
2015.2 于Hideaway面对那无垠的题海,非要兼具速度与激情不可。由此,“刷题”一词便诞生了。
尽管这是我们学生发明的说法,却总还有些无奈之下的自嘲意味——满面苍白疲惫态,眼底乌青手指酸。刷题,更多时候,是大局当前、不得不刷。
试想,在最轻盈、最浮躁的年纪,却偏偏要被一串不甚服帖的指令制约着带到一片茫茫的大海上,又丢来一支笔——好了,这便是身陷其中唯一的陪伴了。我承认题海很苦涩,偶然被哪道究极难题、哪次大考掀翻了跌下去,那苦咸的水花就会辣得眼睛和自信心一并发疼。那是揉进蚌壳的沙砾,磨得人心里钝痛。眼看着笔管油随着时间一寸寸短下去、却换不来区区一个舒心的分数,这会令人禁不住怀疑时间、怀疑面前刷了过半的题册、怀疑努力与汗水的意义,久了,也会怀疑自己。
这时候,又往往会被对未来的担忧和希冀撞个满怀。这题海,逃也逃不得——一方面是怕坠落到社会底谷。千帆竞渡,不进则退,时代的浪潮从不驻足等待一艘尚未磨练到足以经受风雨的小舟。而一方面,是为了诗和远方。我们自己也有梦想,总不想在家乡这片安逸的小海域停泊一生吧,总要去无尽的远方看一看——那么,为了扬帆远航的这一天,也绝对不能逃。渡过这片学海,方有登堂入室、挑战更广阔更辽远的惊涛骇浪的那天。
2015.2 于 Hideaway
偶然看到有这种言论:欧美的“快乐教育”才是学习的本真。——作为一个秉烛达旦、手不释题的中国学生,我确实有过那么一刻神往。面对人的天性、那种自由释放的快感,不会不动摇。但之后呢?一转身,我仍然选择拿起笔,与面前真实的题目作斗争。要知道国外同样有精英教育,采取的题海战术与我们熟悉的教育模式一比也毫不逊色。更何况求知的路注定不会平坦,一本极火的练习册上便印着所谓“练习理论”——对多数人而言,反复练习是掌握知识最适宜的途径。也就是说,学习没有捷径。
2015.2 于Hideaway求学,从来不与轻松愉快为伴;在攀登智慧高峰的路上,唯有重复与坚持、苦涩与疲惫;求知的过程,也常常像黑屋子里洗衣服,你不知道它是否洗干净了,只能怀着期待、忐忑地再多搓洗几下。只有最终,你走出黑暗,在阳光下衣衫靓丽、伸手采撷硕果的那一刻——坠在手心的,是更纯粹、也更炽热的欢愉。
我仍然选择刷题,因为我相信终有冲破迷惘的一天。阳光普照的生活在后面,而苦学的日子在眼前。
生活在后,日子在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