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篇主题是《赋能式阅读》的文章,有以下三个开头。你更喜欢哪个呢?哪个更吸引你呢?
开头一
1. 赋能,学以致用的阅读
学生时代我们读书大都是为了考试,称之为“学以致考”的学习方式。当离开校园进入职场,我们阅读不再是为了升学考试,而是为了自身能力的提升,将书中的知识更多地转化为实践运用,解决现实中的某个问题。
于是,我们从“学以致考”转化成了“学以致用”。
拆书帮创始人赵周老师曾说过,成人学习不应该沉迷知识本身,而是应该把知识转化能力,把能力转化成经验。
--------------------------------------------------
开头二
1. 阅读为人生不同阶段赋能
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我们有不同的阅读重点。
幼儿阶段把绘本当作亲密的伙伴,在拟人化故事中获得对世界的最初认知,感受乐趣。学生阶段,我们把书本当作老师,阅读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主要目的为了升学考试。到了职场,看书为了扩展技能,解决问题,打造核心竞争力。为人父母后,开始阅读亲子类书籍,从亲密育儿到正面管教,想让养育孩子更轻松。到了老年后,放慢脚步,开始喜欢修身养性类的书。
阅读为我们不同的阶段赋能,促成我们更好完成当下阶段的人生使命。
--------------------------------------------------
开头三
1. 赋能,打开成人阅读的功利心
这里的功利不是贬义词,可以理解为阅读的目的和获得感。和消遣性阅读只是为了打发时间的目的不同,赋能是带有功利心的阅读,为了让自己有所成长。
看完一本书,试着问自己如下几个问题:
1. 书中的什么地方带来我思考?
2. 这本书能解决我们什么方面的问题?
3. 我能运用书中的哪一点促成行动?
4. 我愿意和别人分享书中的什么有价值的地方?
如果这些问题都有答案,无论是提升自身能力,还是通过分享给别人带去价值,这些都可以称之为赋能式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