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雒宏军
按理说,教育原点是出发的地方,而非出发的目的地。遗憾的是,我们的教育今天有点找不到“北”,所以就有了对原点的追问,有了从原点的再出发问题。
1988年的时候,钱理群教授提出了教育原点问题,他说:“现在的问题不仅仅是中小学的问题,也不仅仅是大学的问题,而是整个国家教育的问题。其最根本的问题就是教育的精神价值的失落。如果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追问,追问到教育的原点上,追问到前提性的问题上。这就是说,我们办教育是干什么的?大学是干什么?中学是干什么?小学是干什么?如果这些问题不解决,其它枝节问题就没法讲清楚。” (钱理群《我的精神自传》)
也许在当时,教育的各种病症只是初期,多数人还未来得及反思,所以对教育原点的追问没有引起多大的反响。现在,当我们读到这段话,就不会放过了,对教育现实稍微有点观察和思考的教师就会产生共鸣,看出这个追问的意义。于是,对教育原点的追问,一下子成了热点话题。
钱老师的这段话是有预见性的。在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家长和社会对教育寄予高度期望的时候,教育的种种弊端被不断揭露。升学率成了各级教育追求的唯一目标,教育者“目中无人”,或者人的发展与需要被忽略,一切都围绕着考试成绩做文章,甚至不惜牺牲学生生命健康,牺牲绝大多数学生利益,教育的短视现象明显,人的长远发展和全面发展无人顾及。这些教育弊端引起了学生厌学情绪的强烈反弹,使得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失去了职业尊严和人生幸福,教师、学校和教育在社会上的形象大跌,成了众矢之的,这些自然也引起了很多教育研究者的注意。教育的精神价值何在?教育是干什么的?理想的教育是什么?这些问题就成为教育工作者不得不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对教育原点的追问,正是对教育现实的一种反思。
提出了问题,就要积极寻找问题的答案。朱永新老师的答案是:“教育是一个培养人的事业,是一个通过培养人,让人类不断走向崇高,获得更加美好生活的事业。因此,教育最重要的任务是塑造美好的人性,培养美好的人格,使学生拥有美好的人生。”继而提出了行动纲领,“判断教育的好坏,应该从这样的原点出发;推进教育的改革,也应该从这样的原点开始。”(朱永新:《我们需要从教育原点“再出发”》《新京报》)“塑造美好的人性,培养美好的人格,使学生拥有美好的人生”体现了教育为人的发展服务的现代教育理念,应该成为教育的最终目标。但是,我们要意识到这样的终极目标往往属于“彼岸”,是我们可以无限接近但又永远无法到达的地方。因此上,教育的意义并不在于这个目标的实现,而在于现实中向“彼岸目标”的努力过程之中。什么样的人性属于最美好的,不同的社会会给出不同答案,但是朝这个方向努力,做好每天的工作,却是教师可以做到的,它给了教师行动的方向。
但是,从教育原点再出发意味着要重新回到原点,我们还能否回到教育的原点?这一点是应该质疑的。就像一个美丽的瓷器花瓶,不小心打碎了,虽然可以精心修补,恢复原状,但是它已经永远不是原来的那个完美无缺的花瓶了。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和社会体制与文化发展有着密切关系,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是不可逆的,既然已经过去,如何“从头”开始?更何况我们现在的教育已经弄得“千疮百孔”,似乎还有“更上一层楼”的趋势,又如何让它“返璞归真”,回到原点?回顾我们教育发展的历史,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原点”在什么地方?我们的教育早已经被鲁迅看透了,“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鲁迅《狂人日记》) 这样的历史中能够有“人性”的教育吗?
回到原点再出发,已经不可能了。但是,对教育原点的追问却是应该的,这样的追问,是要找回已经失落的教育精神价值,通过对教育精神价值的把握,给教育发展,教师努力提供一个方向,它不仅有回归的意义,更有发展的意味,通过这样的追问,使教育给人一点点希望,使教师在迷茫之中看到一丝光亮,也期望唤醒社会对教育的重新认识和定位,以此来改变我们的教育现实。
发表于2008年11月5日《教育时报 课改导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