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写作营的作业是对自己出书的规划。我从2020年开始写作。开始是写小说,表现农村生活的。后来就改为写教育叙事。
教育叙事写作时,我是模仿王维审老师的文章写的。王维审老师的书籍我看了好多遍,有时看过后就依他的教育故事来写,写过后和王老师写的对照一下,找自己的差距,就这样慢慢地练习自己的写作技巧。
我写过小说,写过教育叙事,还写过文本解读,我认为写得好点的应该是教育叙事。如果出版书就出版教育叙事集。
我是这样思考的。不同学生发生的故事写叙事,引发对教育的思考。再者是针对某一个学生写成长故事。
我在一所农村中学任教,班级里留守儿童较多,这些学生存在着不同的问题。缺少父母的呵护,缺少父母的教育,这些学生的问题是长期形成的,教师要对他们进行教育,但教育不可能一蹴而就,就如张文质老师说:“教育是慢的艺术。”教育还具有反复性,学生在长期的教育与反复中慢慢成长,我就记录他们成长的历程。这就是针对性的写作。
还有现在农村的离婚率挺高,父母离异,受伤害的就是孩子,教师要对这些学生的心理进行疏导,还要给这些学生多一些的关爱。就如我班皓哲同学,挺活泼、机灵的男孩,父母离异,父亲再婚,几乎不回家,皓哲就和奶奶一块生活。小学一、二年级成绩挺好,因无人照管,从三年级就不听课、不写作业。和他小学同班的学生告诉我,学生在教室上课,皓哲到校园打扫卫生,这是老师为了不让他影响其他学生学习想出的办法。进入初中,皓哲在板凳上坐不住,一节课都坚持不下来。为了让他能坐下来,一开始我是鼓励,一节课能坐下来,奖励量化分,量化分学生看得挺重要的。这个方法只让皓哲坚持了两节课,此后,失效了。
皓哲挺像孙悟空,孙悟空因唐僧的金箍咒才让他有所收敛。我也要有金箍咒才能制服皓哲。我的金箍咒是惩罚。课堂上左顾右盼就要跟着我到办公室学习。一开始他不以为然,跟着我到办公室去了两次,他感受了和我一块趴在办公桌上学习的煎熬,课堂上有所改变了。有改变我就表扬他。就这样到期中考试,期中考试皓哲进步了四名,我发给了他一个进步奖。他奶奶找到我,高兴得合不拢嘴,不住地说:“想不到我家皓哲能得奖状,以后你就听苏老师的话。”家长的认可是对我工作最大的肯定。
一次得奖皓哲是不能改掉以前的坏习惯的,那样的话教育就太容易了。他还会有出其不意惊吓等着我。
我把这些学生当成研究对象,写下来,不就是出书的素材吗。
不过,要想写好学生的成长故事,教师要细心观察,还要多读教育理论著作。不能只写故事,还要有对教育现象深度的思考,文中还得有教育理论支撑。其实,写好一篇教育叙事也不太容易。
教育上的分类有很多,我要找自己特长的一个点进行深挖,这样才能呈现成果。
教育叙事研究的老师也不少,要想在这些老师中出众,就要让叙事真实,反思深刻。
这就是我出书的浅显畅想,写得凌乱,因为我还没出书的想法,总觉得太遥远。主要是自己能力不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