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大致分为以下九部分
1.功能可见性 2.一致性 3.映射 4.容易识别 5.均质连结性 6.危险侦测 7.表现VS.偏爱8.规模谬误 9.方向
1.功能可见性
设计可以从外观看出使用功能,同时实际使用符合人类预期。
例如没有把手的门只能推,有把手的门意味着可以拉,但是如果具有把手的门上面标识推,这就违反功能可见性。
这本书里举例都是实际生活中的物品,下面这张图是一篇关于APP设计相关的功能性可见的扩展文章。
![](https://img.haomeiwen.com/i687597/5f1b22b0e685ef40.png)
2.一致性
相似的部位用相似的表现手法,可以简化使用。
设计师必须全面考虑美观和功能的一致性,系统内部与外部的协调统一。
比如使用同样标准的设计规范,同品牌产品强调一致的设计风格,餐厅使用同样的装潢售卖方式等。
这项原则出于社会心理学中的一致性理论:人们几乎总是在追求平衡、和谐、相同、没有冲突和可预见性。不一致性会造成程度不等的心理威胁。而设计上采用一致性原则,则是为了实现人们对同类产品一致性的心理满足。从而达到仅仅看一眼便能想到是哪个事物。
![](https://img.haomeiwen.com/i687597/915bf1f44d273dee.png)
3.映射
好的映射主要是设计、行为、意义中的相似性功能。
如赛格威单人两轮滑板车,身体前倾代表前进,身体后靠车子倒退。
![](https://img.haomeiwen.com/i687597/52507dcee9cde3d5.png)
映射与功能可见性看起来有些相似,但是功能可见性着重在单个物体某个细节的呈现,而映射强调的是控制功能之间的联系。
4.容易识别
文字在视觉上的清晰程序,通常基于大小、字体、对比、文字区和空格。
大小:印刷字9-12号最理想。如果分辨率低或者给老年人看,字体要大一些。
字体:根据美感进行选择
对比:文字与背景对比度要超过70%,背景尽量避免图案或者显著背景
文字区:根据美感选择,9-12号字行长8-13厘米,一行大致在10-12个字或35-55个字符。
空格:9-12号字,设定的行距要加1-4号。
5.均质连结性
用某种统一的均质视觉特征(如颜色)连结的元素,会比不连结的元素更具有关联性。
设计中两种“均质连结性”的基本策略:“共同区域”和“线条连结”
![](https://img.haomeiwen.com/i687597/ed1ee3f4f45a4f9c.png)
6.危险侦测
人们更容易察觉威胁元素的图像,所以如果要快速吸引注意、暗示威胁或不祥征兆可以用威胁物。
设计中需要在最大侦测效果和最小负面影响中求得平衡。小心使用此法则。
![](https://img.haomeiwen.com/i687597/a02ff05edd8f0b71.png)
7.表现VS.偏爱
在面对喜爱物品的时候,即便它不是最好的,仍然会选择较为喜爱的选择。
在项目进行时,需要取得用户的偏爱信息,而不要听从以往做法或者计划做法。
8.规模谬误
人们有这样一种倾向:认为在某一规模能成功运作的系统,同样也能在小一点或大一点的规模中运作。
设计师做出某个规模的设计,并不能很好的适用其他规模情况。
![](https://img.haomeiwen.com/i687597/f2591016a2351a4f.png)
这篇文章中提到了关于移动端已操作区域在不同屏幕下不同的操作,@×1绘制的图没有办法@×3适配到plus,这属于规模谬误这种情况
9.方向
视觉处理的一种现象:某些线条的方向会更快、更容易处理区分。包含跳出感和倾斜效应。
![](https://img.haomeiwen.com/i687597/67362f4d4a691125.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687597/454a93ac4e8851a5.p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