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
1、对于恋爱:不要在失恋未恢复的时候,选择一个新的恋人。他/她一定是过客,100%不是你的归宿,除非你只是想用她/他来走出失恋的阴影。
2、对于工作:不要在不得不创业的时候去创业,这样的创业成功利率最低。在手拿一把offer的时候,去思考要不要创业。
3、对于管理:一定要在企业发展最好的时候,进行融资。这意味最多的选择,也能让自己最从容的进行选择;
以上三个场景,都是要如何做出选择!
![](https://img.haomeiwen.com/i415902/d98037c839c48678.jpg)
如何做出一个正确的选择?有三个条件:
1、选项多
2、会选择
3、无干扰
1、选项多
拥有足够多的备选项,才更有可能找到更适合自己的,没有人喜欢把自己放在别无选择的境地。谈恋爱流行找备胎,找工作要多拿几份offer,都是为了让自己有更多的选择,避免因为选项太少不得不选!
选择多不代表一定能选到最好的选项,但是选择少往往会遇上最差选项。
比如一个二线城市30岁的青年人在相亲,如果他有车有房,有稳定的工作,人品端正,即使外表一般,通常也能获得很多可以选择的相亲对象。
可是如果没车没房没有稳定的工作,又没有特殊的本领,能找到一个愿意嫁给他的姑娘,尚且很难,更何况找到他心目中的白雪公主。
2、会选择
会选择就是面对选项有选择的能力,没有选择的能力还不如没有选择。
没有选择,往往可以被迫在仅有的选项中做出决定,如果是错,那也让犯错早点发生,早点补救。
如果没有选择的能力,意味着是在胡乱的选择,就像下山的猴子,丢了西瓜,捡芝麻,最后摔了一跤,啥都没有了。
我们很多人都经历过的高考,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桥虽然窄,仍然有大量优秀的人,可以考上北大,考上清华。很多人把高考考上好大学作为目标,可是上了好大学才发现,一个适合自己的专业才是最最关键的。
有多少大学生一毕业在做自己非专业相关的工作?
有多少大学生后悔选择了自己的专业?
但是现实没有后悔药。高考生们在过去十几年的苦读后,面对琳蓝满目的大学和专业,根本不知道自己适合哪个?如果这不能怪学生的话,那学生的家长就是责无旁贷。但是家长往往根据自身的经验,依据未来收入、工作稳定等等因素帮助孩子选择,孩子的兴趣和意愿往往被排在最后。
这是典型缺乏选择能力导致的后果。
3、无干扰
即使拥有再多的选择,再好的选择能力,如果不会懂得给排除干扰,自己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那也等于没有选择。
例如:现在的社会,女性的“斗战胜佛”有很多,她们是指受教育程度高,收入高,能力强,但是往往年龄也很高的一群女性。 在她们20-30之间的黄金年龄,面对众多的追求者的,就是看不起,看不上。 而等到自己年龄增大之后,外部的选择环境恶化,很多好的选项都失效了,到了最后,往往匆忙找一个“可以接受”的就“不得不”将就了,一手好牌喂了狗。
个人反思:
1、为什么会心甘情愿喜欢现在的女朋友?
我以前就是一个在爱情上,选项很少的人,所以当我遇到现在的女朋友时,我经常会反思自己,对于以前的爱过的人,为什么没有和他们走到最后。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原因,就是那个时候自己还不够成熟,无法拥有较多的选择(包含潜在的),于是心态变不够稳定。而随着自己的成熟,越是可以有很多选择后,一旦做出选择反而会更坚定。这一切都与爱不爱不关,就是选择太少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