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小说里的男主,最不喜欢的一个是书剑恩仇录里的陈家洛,一个就是倚天屠龙记里的张无忌。现在重新读一遍小说,发现对无忌哥哥的偏见实在太深。
张无忌的狭义心肠贯穿整部剧。小时候对一个镜头印象很深刻,张翠山夫妇十年后重回中原,在回归的船上骗众人“谢逊已死”,但小无忌不明就理,直接哭闹着说义父明明好好活着,接着六大门派逼问谢逊下落导致了他父母的自尽。当时不理解,作为观众总是爱用上帝视角看人看事,所以觉得这个小男孩太蠢笨。现在想想,他的直言直语正是十年冰火岛生活培养出来的真与善,这也是无忌虽然经历重重欺骗的考验,能够化险为夷的基础素养之一。
张无忌的忍耐力非比寻常。亲眼目睹众人逼死自己的父母,但在六大门派围攻光明顶的时刻,依然保持双方求和的初心,面对强敌还是奸诈之徒,都不忍伤害其性命,在这种大仁大义的指导下,明教才结束了长达十多年的猜疑打杀,重回匡扶正义、保家卫国的正轨。
张无忌婆婆妈妈的一点不置可否。在处理四个女孩关系中,处处留情,处处心动,虽然明确表示了和赵姑娘是铭心刻骨的爱情,但依旧免不了在芷若妹妹成为寡妇后的思绪万千。
赵姑娘的性格刚好互补,敢爱敢恨,没有小家子气的抱怨,也没有小女儿家的争风吃醋,对于三位姑娘的情愫,她大方承认;在认识张无忌后,可以改邪归正;在处理明教逼迫张无忌二选一的时候,用于退出。
人世间的情分谋事虽然在天,成事依然在人。无法预料周姑娘最后提的一个要求,是否会造成影响,且行且珍惜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