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书要略

读书要略

作者: 子正书院 | 来源:发表于2017-07-21 18:01 被阅读0次

古今背书方法:读经学子必知

第一、专心读书

凡读书,须整顿几案,令洁淨端正。将书册整齐顿放,正身体,对书册,详缓看字,仔细分明读之。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

谓熟读、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馀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法,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宋 朱熹《朱子童蒙须知》)

第二、读书方法

凡读书:整容,定心,看字,断句,慢读;务要字字分晓。毋得目视他处,手弄他物。仍须细记遍数,如遍数已足而未成诵,必欲成诵。遍数未足,虽已成诵,必满遍数;犹逐日带温,逐旬逐月通理,以求永久不忘。

(明 屠羲时 童子礼)

注:读书不在多,能下精熟功夫,积久自然有得。今子弟多勉强记诵,为师者、又假此为功,以取悦父兄。遂不计生熟,慢令加读,旋即遗忘。所宜戒也。

第三、熟读之法

凡背读熟书,逐字逐句,要读之缓而又缓,思而又思,使理与心浃。朱子所谓精思、所谓虚心涵泳;孔子所谓温故知新,以异于记问之学者,在乎此也。

(程畏斋读书分年日程)

第四、精熟为贵

读书自须成诵,熟读而未能精思者,有之矣,未有不能记忆而能有得者也。自幼至长,应读之书甚多。今之课读者,初读生书时,学生强记以塞责,先生以能背而即止。踰时渐忘,后来即加温习,已须多读遍数,重费工夫。迨读书渐多,工夫渐少,温习难徧,多所遗忘。继以温理苦难,师生皆以为畏。直至废弃旧书,同于未读,则前功尽弃,终身无精熟之书矣。看读百遍,背读百遍之法,似乎迂苦难行。不知百遍之功,中材皆能熟记。背读百遍,尤能牢记,不至趁口读过,亦收放心之一法也。又複连前带背,每日温背,不费工夫,温书虽多,无虞难徧。是虽勤苦于前,而终得收效于后也。

前辈常云:“读生书,莫待温时熟。”言初读时,必使透熟,终身不忘也。

又云:“读温书好像生时读。”言已精熟,唯恐趁口读过,必须字字分明,句句体认,如读生书也。二语与程氏所言相表里。总之读一句,熟一句,得寸则寸,则工夫不致浪掷,终身受用不尽矣。

子正書院國學教育

相关文章

  • 读书要略

    古今背书方法:读经学子必知 第一、专心读书 凡读书,须整顿几案,令洁淨端正。将书册整齐顿放,正身体,对书册,详缓看...

  • 读书方法论

    其实读书要精读还是要略读都是方法,要看读书的最终目的。 那读书的目的是什么,大概是构建自己的三观:世界观,人生观和...

  • 伤寒论里仲景为何不用黄芪

    《伤寒论》+《金匮要略》=《伤寒杂病论》 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是一本书拆出来的两本书。金匮要略里就有用黄芪的方子。治黄...

  • 伤寒论里仲景为何不黄芪

    《伤寒论》+《金匮要略》=《伤寒杂病论》 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是一本书拆出来的两本书。金匮要略里就有用黄芪的方子。治黄...

  • 2017-09-18

    写作要略 心灵感受,静思悟语。

  • 【读书笔记 20190125 班长】

    2019年1月25日 【读书笔记】 今天学习一篇文章~~ 友邦惊诧论 鲁迅 只要略有知觉的人就都知道:这回学生的请...

  • 岳美中谈读古医书

    学习中医,我意当从方剂入手。方剂之祖为张仲景,因而读书还以从《伤寒论》、《金匮要略》入手为好。 张仲景最讲求的是辨...

  • 文化要略

    ( 元谋猿人)是中国境内最早发现的人类。 中国历史上有了准确的纪年是在(西周共和元年 ) (陈胜,吴广起义 ...

  • 静坐要略

    我们如能经常静坐,会使心情平静,由于心平气和,血脉畅通,疾病便不易发生。相反,若心情时常被愤怒、恐惧、悲伤、忧郁,...

  • 文化要略

    1.古人所称的“手谈”指的是哪种物品?(围棋)。 2.在古代,( 文字)学、( 音韵)学和( 训诂)学被合称为“小...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要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rwek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