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同行于野,一人忽止足,歙息曰:“狗矢。”同行者以为詈己也,怒曰:“尔,狗矢也!”前者诧曰:“吾语尔,勿践之也,何以怒?”后者赧然。
这则故事,不知何人所写,也不知出自何处,偶然读到,令人莞尔。故事很简单,应该不用翻译,但可以稍加注释:歙,读作吸,缩鼻敛气也;矢,同屎;践,踩踏;詈,音荔,骂也;赧,音腩,赧然,羞愧貌。这则故事,可能是学生的文言阅读材料,学生可以据此改写,或是根据材料作文。
在我读来,它让我首先想到的是语言交流的困难。虽然是同行者,虽然说的是相同的词语,但当时若是各怀心思,便很难说到一块去,而言语若又各有所指,那更是会引起误会。这则故事隐去了很多语言背景,但可以想象,这两人之间或者原本就有争执,或者早就面和心不和,因此一句“狗屎”,便引发了隐藏的矛盾。
再者,彼此若是没有交流沟通的基础,你的一片好心,反而会被人当成驴肝肺。这在人际交往中,也是经常发生的事。所以,古人早就教导我们,道不同不相为谋。但生活中的悲催就在于,你往往不得不和那些“道不同”的人在一起,不仅是在一起谋事,甚至还会在一起休戚与共。人一辈子,究竟会遇到些什么人,究竟谁会和谁在一起,这是一件很难说清楚的事情。
这则故事,给我的另一个启发,就是有关“批评与自我批评”的问题。在有些人那里,别人一句稍微不中听的话,便会引得他暴跳如雷,听不得任何批评或反对的意见。
在这则故事里,别人嗅觉灵敏,目光敏锐,发现了路上的狗屎,然后告诉他,只是想提醒他不要踩到狗屎,他却恼羞成怒,让人实在有些难以理解。抛开前面所说的语境带来的误解问题,这其中可能更重要的是,如何对待别人善意的批评。当然,批评有善意的,也有恶意的,但即便是恶意的批评,也应该沉得住气,因为别人既然对你有了恶意,那你肯定是在什么地方引起了别人的恶意。这层意思,也就是儒家所说的“反求诸己”。这是修身养性最重要的功夫。
当然,更可怕的是,别人随口说说,有人却认为别人是在扫自己的面子,竟然说路上有狗屎!就好像那狗屎原来是自己屙的一样。这无疑是一种专制暴君心态。本来,野地里有几堆狗屎,也很正常,别人说说也没什么好奇怪的,但有的人就容不得别人说负面的话,认为那是在散布“负能量”,必欲灭之而后快。这让我想起“宇宙大将军”侯景,他曾经“禁人偶语”,也就是禁止两个人在一起说话,他认为只要两个人在一起窃窃私语,便是在说他的坏话,这就是典型的暴君心理。
我说的这些,可能是不恰当的引申,但在读这则故事的时候,的确让我有了很多联想。一堆狗屎,甚至是被人骂作狗屎,都没有什么可怕的,可怕的是不敢面对狗屎,对狗屎有一种心理上的忌讳。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很多时候就是因为这心理上的隔阂和忌讳,因为这人性难以克服的弱点。
其实,言不尽意,言难达意,语言的所指与能指之间的不对称,这早就是一个哲学命题。这则故事所要传达的意思,也会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都可以有各自的理解。甚至可能会有各种误解,而误解也未尝不是一种理解。
甚至我这篇小文的标题“一堆狗屎”,都可能会引起误解。有的人或许会认为,我是在骂人呢。
一堆狗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