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开放、包容、悦纳生活中的一切,吾以外皆吾师,会有他人不能理解的自谦、自省、自我批判。
搞完小家伙的编程课已经11:40多了,天啦,这么晚,今天才发现有些课程真的有难度,小家伙不会做,或者做错,有些逻辑不太明白是正常的。我前期不专注影响,以各种理由搪塞都是不应该的。没有哪个孩子天生有天赋、优势、良好的习惯,功课在父母。就像一开始给小家伙报兴趣班的初心一样。实际结果相差甚远,我们父母做了什么?其实仔细想想很多细节、引导并不到位。比如到课程后期很少画流程图、很少让小家伙一个任务一个任务来,独立做为主,到后来都很少讲逻辑,难度大、小家伙受挫也是有的。
今天跟一个自己欣赏的同事说了一句我说完就想打自己巴掌的话,这场景就像过年时给家里亲戚做了一桌好吃的,也希望大家吃的开心,但我却在上菜时闲聊时露出一句:我平时顶多给自己家人做饭,但家里来了人,一般都是先生做,不喜欢很多人等我做饭、吃饭。话毕,是能察觉空气有那么一刻安静。这个等字让所有人都尴尬。
今天说完那句话时,事后在想我究竟在说些什么,明明发心不是这样的。
地铁上的表达简直史上最烂表达,迷之困惑。不是我的风格,真心不是。当时以为情境所困、大脑不组织语言、胡言乱语、有主题又似没主题、事后还补救一场,还被拒绝……
以后能不能遇到这种场景别再这样~从小到大都对自己欣赏而看似冷淡的人都刻意保持距离,因为拘束和紧张。反而是玩得跟哥们一样的打得水深火热。这个行为模式能不能改一下~
还好这件事结果是好的,收获了很多简单、有趣、聊得来的同事。我承认工作是为了个人职业修炼以及有好的结果,或者比较现实利己,但是和自己认可、欣赏的人在一起开心地工作不是件很好的事情吗?
好吧,小反思,睡前原谅自己但也要做出改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