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1:这本书如何有趣或者是吸引我?
毫无疑问,这是一本非常精彩的小说。首先是语言,这本书的语言本身是冷静的,尤其是开篇对于文学评论家们的描写。几位国籍不同的文学评论家为了共同的目标走到了一起,彼此结交成朋友或者情人,而波拉尼奥使用的是一种平淡的语气,有一种“明天世界就要毁灭”“哦,好的。”的感觉。他越是这样叙述,越是能够吸引我。但到了第四章节讲述圣特莱莎屠杀妇女工人的部分时,以及最后描写阿琴波尔迪的部分,他的语调有了一些微妙的变化。句子中,很多语言都带有“啊”的结尾,或许这一点和译者的习惯有关,但结合剧情的走向和文章的感觉,这种改变是合适的,甚至是精妙绝伦的。
在阅读波拉尼奥之前,我个人最喜欢的作家是托尔斯泰。他的文笔给我的感觉是如手术刀一般精准,用最少的字句能写描绘出最准确的感觉。而波拉尼奥的文笔则是一种艺术绘画式的渐变,这种渐变难以把握,但一旦写得好,就会让文章显得浑然天成。另外,《2666》的情节和结构都是十分完美的。很难说出有哪些不好的地方。
Q2:用三句话总结这本书?
第一句:过量的信息外溢、全景式的小说架构看的人非常爽。
第二句:我今年最喜欢的小说。
第三句:无法描述的喜欢。
Q3:有哪些实际可行的收获适用于我?
写作技巧。这本书的写作技巧非常高超。
Q4:最喜欢的句段落/句子是什么?
一天,他俩又像新鲜蔬菜一样精神焕发回到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去了。
他脱下西装,把酒杯放到厨房,听听电话上的留言,感到有些困倦,眼皮沉重,但是没上床睡觉,而是脱光衣服淋浴,随后揭开电脑上长及脚踝的白色布罩,只是到了这个时候,他才意识到自己在想念丽兹·诺顿,才明白可以献出一切去换取与她共处的片刻时光,不单单说话,而且上床,对她说我爱你,还要听她亲口说我也爱你。
老记者说:“我们也曾经试着作诗,试着拖延时间活下去看看将来如何。”
克劳斯·哈斯听到这里方才第一次看看警察的眼睛,说道:别说废话了!艾比法尼奥于是明白克劳斯·哈斯已经认出他是谁了,于是冲克劳斯·哈斯一笑。克劳斯·哈斯没有回礼。艾比法尼奥想:这小子的表情有点奇怪,不知怎么回事,好像生气了吧。心里生气了。他问克劳斯·哈斯:谁是魔鬼?谁是巨人?巨人就是你自己吗?到这时候,克劳斯·哈斯才笑起来。我是巨人?他呸了一声,你什么也想像不出来!滚蛋吧!操你妈去吧!
胡安·德迪约斯·马尔蒂内斯把发生的事情讲给精神病院女院长爱尔维拉·甘波斯,她静静地听着。后来,过了好大工夫,二人都在昏暗的卧室里裸体休息的时候,她坦率地说,梦想把一切都丢下了。也就是说,彻底丢下一切,不加任何保留。比如,她梦想着卖掉那套单元房以及圣特莱莎城里的两处房产,卖掉轿车和首饰;卖掉一切,凑够可观的数目;梦想坐上飞往巴黎的航班。到了以后,租上一个小房间,比如说,在维利耶和克利希门之间租个写字间;然后,去看名医,一个创造奇迹的整容医生,请他给我整容,修鼻子和颧骨,做隆胸手术,总之,一下手术台,焕然一新,变成另外一个女人,不再是五十多岁,而是四十几岁,或者最好是四十岁出头,青春焕发,面貌一新;当然,有一段时间需要缠着绷带,像个木乃伊,不是埃及那种木乃伊,是墨西哥的,这叫人喜欢,比如,去逛地铁,人人都吃惊地望着你,甚至给你让座,想像那是多么可怕的痛苦、烧伤的感觉、交通事故,那陌生、安静的坚忍女人已经度过了上述一切;她走出地铁,迈进博物馆、画廊或者书店的大门;她每天学习两小时法语,高高兴兴地学习,充满幻想地学习,法语多美啊!多有音乐感啊!会说“je ne sais quoi”;然后,一个雨天的早晨,轻轻地拿掉绷带,就像一位考古学家刚刚发现一块难以形容的骨骼,如同一个动作缓慢的女孩一点点地拆开有意拖延时间的礼物,拆呀,拆呀,永远拆不完,直到绷带落地,落到哪里去了?落到了地毯上,落到了地板上,一流的地板;所有的绷带像几条长虫那样颤抖,或者说所有的绷带像蛇群那样睁开了睡眼,尽管她知道那不是蛇,而是守护天使;后来,有人拿来一面镜子,她照照镜子,点点头,表示认可,表情里再度露出了童年最美的样子,那是父母的心肝啊;然后,在什么纸上签字,签文件,签支票;然后,去逛巴黎的大街。胡安·德迪约斯·马尔蒂内斯问:是走向新生活吗?女院长答:我认为是的。胡安·德迪约斯·马尔蒂内斯说:你现在这个样子我就很喜欢。女院长说:我要一种没有墨西哥、墨西哥人、墨西哥病人的新生活。胡安·德迪约斯·马尔蒂内斯说:你现在这个样子就已经让我爱得发疯了。
Q5:其他补充的?
2666神中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