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沿路走着,心里想着点事儿,没留意路左旁栅栏内猛地响起一阵狗吠,声音浑厚,震耳欲聋,从夹杂着的铁链声中,还可以感知到它正在向我奔来。刹那间我猛吃一惊,不由自主地往右侧一跳!再看那铁栅栏牢固得很,才确认它不会出来,心还是怦怦地跳了好一会儿,深吸一口气,长长地呼出,反复几次,才慢慢地平静下来。
回想刚才的动作,突然发现,常说“吓了一跳”,原来吓了真会跳,身也跳心也跳。吓了一跳,跳了一下——中国文字就是这么有意思。这么说来还要感谢一下那只狗,让我发现这么个文字小秘密。
“跳”字在这个短语中,动词作了量词,不易发现,藏得够深。而再行片刻后,遇一树繁花从栅栏中探出来,不识花名,但是“一枝红杏出墙来”和“红杏枝头春意闹”自然跳进脑中。这个“闹”字,不消说已是经典。而我拍照的过程中,只感觉我是在拍“一树春意”。意,就是感觉,用“团”作量词尚可,但此处便是用“树”更贴切直观有滋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