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两个父亲的故事

两个父亲的故事

作者: csnt | 来源:发表于2018-06-14 17:46 被阅读107次

    父亲节要来了,无论从商业角度,还是从社会角度来看,父亲节的热度都远不如母亲节。偏偏在文学界,父亲还是可以与母亲抗衡的,写父亲的文章很多,最著名的莫过于那篇《背影》。

    我想大概是因为父亲这个角色太具有多样性了吧,尤其在中国这个急剧转型的社会中,父亲面临更多样的社会责任和角色转变。一千个父亲,一百种性格,值得大家好好记录一下。

    今天跟大家分享2个故事,没什么大喜大悲大人物,就是2个父亲的人生故事。

    ## 01

    我爷爷

    他是一个抽烟酗酒爱骂人的父亲。

    他出生在民国时期,年轻时候过得还是挺舒适的,家里靠摆地摊积累,慢慢开始有田地,农忙时还要请佃农帮忙干活,一家人住在大房子里。他可以接受正规教育,毕业后,成为镇子上为数不多的文化人,当上了小学校长。

    可是好景不长,政策来袭,他家被轻轻一笔划为富农,一夜之间,家产被没收,高大的木房被截掉,成为一幢矮房子,客厅变成牛圈。

    他气不得,大闹政府,结果被当兵的揍得鼻青脸肿,校长的身份也弄丢了。从此他不再做事,也拒绝下地干活,每天喝酒买醉,生产队的任务全部交给10多岁的儿子。

    喝醉酒后,他喜欢骂人,骂老婆骂儿子,家里骂得不过瘾,就到街面上去骂。这么些年来,酒馆、茶馆都被他骂了个遍。经常夜里听他一边骂人一边摇摇晃晃走回家。

    其中有一句骂的就是:读书有个屁用。

    后来,他酗酒过度,得了食道癌,不能下咽,也终于不能再喝酒,熬了几个月,去世了。(我觉得不让他喝酒,可能比他得癌症还痛苦。)

    ## 02

    我爸爸

    他是一个渴望上学的父亲

    他刚上小学二年级,就遇上文革,过几天,学校老师就跟他讲,你家是富农阶级,明天不能来上课了,走吧。

    从此他就开始挖地挑土,承担家里的生产队任务。家里7口人,却永远只有5个人的粮食,他作为长子,经常每天只吃一顿饭,把粮食留给弟弟们吃。他唯一爱好就是读书,学校不让上了,他就到处借书、捡书来看。

    熬了十几年,终于盼来改革开放春天,家里的成分被平反,木房子归还了。这时他都30岁了,他主动提出分家,房子留给家人住,自己起早贪黑在责任田里劳动,终于建起了自己的砖房。

    可惜在自建房的过程中,劳累过度,引发心脏病,从此之后不能再从事重体力活。好在娶的老婆能干,家里的农活都能接下。小两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小日子也越过越红火。

    村里开始选干部,认字的人都不多,他理所当然成为生产队的队长。他说:组织欺压我这么多年,现在终于轮到我来当干部了,报仇的机会来了!

    结果却是,他发现组里问题实在太多了,于是开始兢兢业业的干实事,一干就是一辈子。给村里通了第一条石子路,通电,通自来水,还免费给村民看病(文革期间,医院不接待富农病人,有几次生病差点死掉,他只好找赤脚医生拜师,学习了中医)。

    后来,大家好像渐渐忘记了那10年的事情,开始亲切的叫他“大哥”,这一叫,又是十几年。

    他是村子里上学最少的人,却是看书和认字最多的人,最终也成了最受尊敬的人。

    所以,这些年来,他对他儿子,说过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多读书。


    这两个父亲的角色,都或多或少影响过我。我爷爷喝酒之后,一边抽烟叶一边吹牛的“潇洒形象”,还曾让我一度觉得喝酒抽烟好帅。幸好,我爸更多从正面影响了我。

    时代一直在改变,没人可以阻挡,个人和家庭的命运,很大程度上是被裹挟着前行。但在这转变当中,我们如何面对遇到的困难和不公,却能在同样的境遇中,通过做出积极地行动(譬如读书),走出不一样的人生,从而活出生命的意义。

    谢谢阅读,希望对你我都有点启发。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两个父亲的故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saye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