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碗儿姐姐的读书营已经持续进行了一个星期了,还是有些小小成效的。
非常明显的成效就是,碗儿姐姐真的在一个星期读完了一本书。在此之前,是从来没有完成过的,那这次为什么能完成?难道读书营真的有提高读书速度的作用吗?还这么快见成效?
很显然不是。这次阅读,我们是跟着老师的进度来完成的,每天一个完整的小故事,七个故事,七天搞定。每个故事少则二十多页,多则三十多页,全篇都是满实满载的汉字,对于一个二年级的小朋友来说,独自完成,难度是相当大的。所以,这个任务里面,有我的功劳。
姐姐每天早晨起来会读一部分,放学回来做完作业会读一部分,晚上洗漱完睡觉前会读一部分,我会视完成情况帮她读一部分,以保证她能跟上进度。
一开始是为了赶进度而参与阅读,后来,我发现,小朋友们的书居然能这么有意思。我的阅读感觉是快乐的,发自内心的,我读出来的文字也是活跃的,有能量的,小朋友们也用他们的欢笑声和专注力回应着我。
于是,每当我们开始晚上阅读的时候,姐弟俩都是竖着耳朵听,听完还意犹未尽。
有时候,姐姐早起的时候还会自己进房间来拿书出去读。
有一天,我发现我们一起阅读的书不见了。接放学的时候,才知道,原来她自己带到学校去读了。
这些迹象都表明,我的参与对姐姐的阅读起到了正向的作用,我们的阅读感觉是美好的。
于是,一本书就这样读完了,回头来看,才一个星期的时间。
这样说起来,好像读书营并没有给我们带来什么,因为都是我们自己读,老师们只是给出任务跟建议,好像起不到多大作用。
我开始也是这样认为的,跟在群里抱怨甚至要退钱的家长一样,但经过这一周的沉浸式阅读过后,我觉得有些变化是潜移默化的。
比如说,如果我不报阅读营,我可能就没这么容易找到这样适合小朋友的有趣的书,没有阅读营老师的任务安排,也不会这么有目的性地带着孩子天天跟着阅读。
反过来讲,如果认为加入了阅读营就能提升阅读能力,那你可能就会有些失望。因为阅读营只负责提供书本跟任务、小建议,而阅读光靠这些是不行的,因为老师不能代替孩子阅读,提升阅读能力的本质还是得踏踏实实地“读”。
在“读”的基础上,再来跟随老师的任务,再来听取老师的建议,一步步带领孩子阅读,让孩子觉得阅读不是件痛苦的事情,反而是件非常有趣的事情。那么,这就是参加“阅读营”的目的。
另外,在老师的指导下,我还学会了另一样知识,那就是,带孩子读书或者跟孩子讨论问题的时候,不能站在“家长”的位置上,而要站在“伙伴”的位置上,把“提问”改为“探讨”,孩子们的讨论欲望会更浓。
当然,这一点,也可以应用在跟孩子相处上面,我们应该给予孩子跟我们一样的“高度”,不要老是觉得他们要“弱”一点点,我们的地位应该是平等的。
但是,如果,孩子本身的自主阅读跟读书兴趣都没有问题的话,那么,这个读书营就用处不大了。
读书营还在继续,慢慢学习总结经验吧,希望能有更多的收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