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抖音上看了一个视频,一个十六七岁零零后躺在床上,睡到上午11点多钟还没有起床,妈妈用视频直播的形式说了一段子的内容,我还记得几句:全网00后是否都统一培训过的,半夜不睡,太阳晒屁股不起,整个房间一团糟,说他不爱卫生,出门镜子前修整半个钟,做什么没兴趣,玩起游戏却是激情四射,没日没夜鼓足了劲在玩,……。
这些行为我们家孩子身上也有体现,所以一下子击中了我,难道真是被培训过了,为什么?
记得孩子刚懂事我就经常带他去公园玩,后来教会他溜冰,骑自行车,走像棋围棋这些,逐渐长大后又一起去打篮球爬山,钓鱼,旅游等。老婆她对他的吃、穿、住、玩照顾得真是细致。总之是没有对不起他的。
他逐渐长大而我也因工作原因经常不在家里,或在家里时间却不是太多,有时在也是一个月几天而已,只有过年节及学校组织亲子活动想办法回去参加。所以工作及家庭照顾我和老婆也都尽力做好。但在照顾孩子方面,以老婆为主,她一边要工作,一边要关注孩子用尽心思去照顾吃的和穿的,永远没有输在起跑上,她负出更多。
正因为她事无巨细地倾注于心,孩子七八岁有时不自己吃饭,她还用勺子喂饭他。帮他穿衣服,准备好他洗澡后用的衣服,嗑瓜子帮他把壳扒开。有点像衣来申手饭来张口。
为此我和老婆就形成了两个不同的育儿观念。我想回归到把他当作生命体对待,以开发及引导他的思想及认知成长为方向,所以激发他独立、自强、自我认知升级迭代。而老婆则以所谓给他更多的爱为方向,为他各方面准备好,满足应承他,她心目中的想法是:宁愿苦了自己也不让孩子吃苦。
具体陪伴方式上不同,我们为此就经常吵架,主要是我看到真影响到了孩子,比喻说七到八岁四年级了还喂饭,比如说洗澡后帮他找衣服,比喻说一次次旡底线满足他。要什么论什么,哭闹想买什么就给他买,一直惯着到现在。有时我也间接提醒过,但只要是说孩子方面的,100%吵架。
到去年上高中后,孩子谜上了游戏,这个假期作算在家关门起来玩个够,打电话不接,敲门不开,晚上玩的三更半夜,白天睡到十一点不起,等父母出去了偷偷起来吃饭,拉尿再睡再玩,房间桌面基乎不整理。
手机被甩烂了几部,平板电脑也摔坏了外表。谈话罚站写检导做了不少五六次,改不了。她妈妈的话已经完全不听。爸爸的电话不理没接。他妈妈已经无法沟通,说管不了他了。而老爸又远在千里之外工作。都没有沟通机会。
有时候想过悲剧的念头:那么拼命工作去还房贷,不如卖掉回农村建个不用月供的住,孩子反正在城里也没认真读书,由他自己决定以后做个什么样的人,自己何必那么累。
我们的陪养方法一定是出了问题,首先是我们两个大人的观点不统一,我们更是为生活而无法花精力去学更多的陪伴知识,老婆她对这些陪育知识也提不起兴趣去学习理解。她有她自认为的方法论。
我绝对相信并不是这一代人的颓废。只是我们做父母没有革新自己的观点,它更多己固化,我们有上进思想,不断学习探索更多养育知识,以更实用更针对性方法陪养孩子,他才能积极乐观,主动上进。
陪养孩子一直在路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