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今日头条
345|这部秘笈传世真不容易

345|这部秘笈传世真不容易

作者: 裒益者 | 来源:发表于2020-04-19 18:07 被阅读0次

我们常常说“秘笈”,在中华民族发展历程中,有几部“秘笈”是影响千古的。《黄帝内经》就是这样一部书,其传世经历坎坷异常。笔者借此短文且说一二,希望各位华夏儿女可以了解咱们中华文化的历史,珍惜这得之不易的“秘笈”。

这部“秘笈”是黄帝写的吗?哈哈,我们不能因为名字有黄帝两个字,就非要认定是他老人家写的。但应该是自他老人家开始就在研究这个事情,早期,应该是口耳相传。有证据显示,在西汉中期,汉武强盛,秘笈得传。这个时候就有了自黄帝以来,战国传承部分等,形成了《黄帝内经》主体部分。

可能有人要问,你有啥证据啊?你咋能说是西汉中期成书呢?好在,有一部汉代的《汉书·艺文志》记载的种种论述,可以告知各位看官。并且种种征兆也显示了其受到了《淮南子》和董仲舒的《春秋繁露》的深刻影响。当然,这秘笈分两大部分,一是《素问》,一是《灵枢》。它们各自命运也大不相同。

先说《素问》,这部分从汉代到南北朝在民间还总能传递,据说,全元起还给做过注释,只可惜丢失了,背后故事不可知。盛唐本是文化昌盛之际,可这绝世“秘笈”却残缺不全。在此危难时刻,横空出世一位精通易经、老庄、中医的大学者王冰。他从师祖那得到一个秘本,自己又刻苦钻研,批阅十二载,才注成《素问》二十四卷。因其对于五运六气特别精通,补录了运气学说,合计八十一篇,才造就了流传千古的后世通行本,当然,也少不了北宋官方的整理啊。

这王冰力挽狂澜于《素问》,好歹还有些底子。可这个《灵枢》可就没那么幸运了。话说这北宋的官方校正医书局的官员们昭告天下,重金悬赏,最后也无疾而终。在北宋可就失传了,自此成为一个谜底。

后来才发现,这部书国内失传,却在隔壁高丽国有保存。这个消息传来,举国振奋啊!振奋完了,人家提出一个条件,想要这书得拿好东西去换。这要求的东西中有一部旷世奇书叫《册封元龟》,这可是一本非常了不起的书。这本书记载了从上古到五代的君臣事迹,是一部政治历史百科全书。其地位之高,在读书人心目中堪比现在的“度娘”?反正是要把这个换出去,让人心痛啊!这不,当时任礼部尚书的苏东坡大才子出面上书,坚决反对用这本书去换。幸亏宋哲宗没有听他的,舍了老本也给换回来了。才凑齐了这《黄帝内经》的上下册啊!凭这个,宋哲宗也得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光辉一把,给他点赞!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啊!这北宋刚刚给搞回来。可这民间传承及时局影响,差一点又给弄没了。辛亏有个叫史菘的,在家里藏了这个版本的,人家还认真校对,并且颇有情怀,还公布于世,如此在后人的推动下传了下去。如此观之,这秘笈传世之路,坎坷不平啊!

这还没有完,《黄帝内经》的另外一个版本《黄帝内经太素》也是一样的坎坷多难。这是内经早期的传本之一,它将《素问》、《灵枢》按照不同主题进行了重新分类整理。不过,这本书后来也在国内消失了。

可是,秘笈传世就是神奇,一个高人出现了,他就是高僧鉴真,我们都听过他东渡日本的故事。老爷子六十六岁高龄且双目失明的情况下五次东渡不成,第六次成功。这其中,就有一件伟大的事情,他带的万千东西中就有这本书。这本书一直藏在日本京都皇家寺院——仁和寺里。

正因为其在这里,才得以国内失传,这里保留了下来。而19世纪中叶,得以发现。一位奇人又冒出头来,他叫杨守敬,请我们记住他。因为他花了重金买了一个影印本回来。当然,其中艰难险阻的故事我们不得而知,估计也太顺当不了。

今天讲的这些,也许只是这部秘笈传世之路上所经历坎坷的冰山之一角,其感遇历史大风大浪,经久不息的生命力就值得我们赞叹!更不用说其本身体用俱存的易医融汇贯通的关于人体或人类自我认知的价值。

期望中华儿女珍惜我们祖先的创造,珍惜这得之不易的文化瑰宝,好好读一读,看一看。也期望有志之士可以继续发展这绝世“武功”,以普惠万世之民。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345|这部秘笈传世真不容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sgbk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