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原意为精神活动。意,既是自我的意思。识,就是认知,认识、了解。意识,代表个体的独立性,它是主观存在的独特坐标。意识,代表了人可以认识自己的存在,可以知道发生的事情。可以对立与不同于自己的存在进行对比。意识的定义非常简单,就是认识和知道事物的存在。感知能力是意识形成的基础。自我意识就是个人对外界刺激总体性的、独特的反应。 自我意识并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人在成长过程中从具体的反应事件中综合出来的,用于调控自我内部和与外界关系。
从以上定义可以看出,意识其实就是人脑对刺激的反应。一个人要意识到什么,首先一个条件是外界刺激,比如我看了老师的文章,才发现自己常识的缺乏,进而查找资料,明确定义,反思自己工作中的不足等。如果没有这个刺激,我今天就意识不到。
第二,意识的产生需要能量。即使我知道了自己的不足,受到了刺激,还得有改进的强烈愿望,有了愿望才有满足需求的动机,才能去主动寻找改进的方法。
第三, 意识是思维主体对信息进行处理后的产物。没有思维主体及思维活动就不可能产生意识。在有了外界刺激,产生了愿望,接下来的学习中还要不断思考,并不断实践,毕竟‘意识’是指人的认识活动,用作动词‘意识到’也就是‘认识到’。这个“认识到”必须经过具体行为去体现。
马克思说过:“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只有存在上述条件一个人才能“意识到”自己缺乏常识,在意识到的基础上,才有可能通过看书学习去弥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