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家长很头痛,孩子犯了错误,让他和爸爸妈妈说对不起都很难,和外边的小朋友玩的时候,有时会能很自然的说出对不起,可是问题严重的时候,也很难开口。孩子犯错误在所难免,那么,孩子为什么会在道歉上金口难开,我们一起来看一看,道歉对孩子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
五六岁之前,很少有孩子能够考虑其他人的感受,在幼年时,孩子的世界是比较小的,一方面的接触得少,另一方面在于生长的过程中,孩子的自尊心发育得相对较快。而诚恳道歉的基础同情心,是一项需要很多年才能慢慢发展完全的社会技能,一般到七八岁的时候,大多数孩子才能够把自己放在别人的角度想问题,理解自己的伤害性行为带给他人的影响。
同时,在行为和处事方面,孩子也是从他控到自控的一个发展,也是社会规则内化的过程。小时候孩子的行事准则,对错的标准,除了满足自己的需求,很大一部分来自父母或者其他重要他人给孩子的反馈,简单说,父母认同的就是对的,不认同的基本是错的。父母的言行,无时无刻不在塑造着孩子。
有些家长会说,我认为道歉是好的,也鼓励孩子这样做,可是为什么孩子还是表现得比较抗拒呢?首先,孩子需要一个台阶,道歉就是承认自己的错误,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承认自己是个“坏”孩子,着对孩子来说是一个很需要勇气的事;其次,道歉之后外界对孩子的反馈也很重要,着包括认真道歉之后得到的谅解和亲密的人的支持鼓励,还包括不愿意道歉时父母的态度。
很多父母在孩子不顺从自己的要求去道歉,会强制孩子甚至暴怒,这也可能使情况变得糟糕,彼此僵持。父母的愤怒可能在他心里激起同样的愤怒反应,大人越是大吼大叫发脾气,孩子就越不愿意说“对不起”。甚至,孩子还会采取很暴力的手段反抗——气急败坏地踢人,或者完全被家长的暴怒吓坏,简直不能够道歉。而之后,这个不愉快的记忆就会保留下来,每次孩子在需要道歉的时候,都会联系到这个画面,是道歉对孩子来说是很负面的很压抑的事。
另外,孩子所处的环境也很重要,如果父母吝啬于向孩子道歉以保证权威,或者周边的孩子都是很少会道歉的情况下,孩子也会很难把“对不起”说出口。
由此,我们可以尝试以下的一些策略:
1.换位思考
如果孩子不愿道歉,家长可以用换位思考的方法来启发孩子。比如,如果是他弄坏了别人的玩具,就可以用他曾经有的相似经验来启发他:上次某某不小心把你的机器人手臂弄掉了,他也不是故意的,但你还是很难受,记得吗?他说“对不起”后,你感觉好多了,是不是?以此来让他学会站在对方的角度,体验别人的感受。
2.鼓励孩子道歉
很多孩子喜欢用一种比较间接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歉意,这也是可以接受的。比如,写一个纸条或者送一个小礼物或画幅画来表达等都是很好的,并不一定局限在语言表达上,有时候使用一些约定好的手势动作,也可以达到便是歉意的效果。
3.带头道歉
如果孩子羞于说出“对不起”,家长可以代孩子道歉:“实在对不起,我和宝宝都不会让这样的事情再次发生了,我们回家后还会好好谈一谈的,是不是啊,宝宝?”这样就缓解了僵局,同时让所有受伤害的一方都觉得舒服一些。其实道歉一方面是让孩子承担自己犯错的责任,另一方面也是安抚对方的情绪,重点在于让孩子得到成长,而不是流于形式。
4.改变策略
很多家长都喜欢恐吓孩子,如果不道歉,就没有小朋友和你玩了,或者,不道歉,警察叔叔会来抓你的。与其用外物、权威来压孩子,不如借这个机会让孩子学会自律和自己解决问题。比如说,如果你不能想到更好的办法来让小朋友高兴的话,你们可能就不能一起玩了。
5.不要强迫
如果孩子是碍于面子或者没有勇气说的话,就先放过他,不过要跟他讲清楚自己错在哪里, 并且给他提供一个台阶下:我知道你是不好意思说,下次要道歉了。其实,在《爸爸去哪儿》中,林志颖的做法就非常好,当Kimi和王诗龄发生打闹时,刚开始林志颖并没有强迫kimi道歉,而是采取了睡前谈心的方式。在鸡鸣岛那期节目中,kimi在爸爸的引导下,很自然地向王诗龄表达了歉意。
6.借助榜样的力量
任何教育,父母的以身作则对孩子的影响总是最大的。让孩子学说“对不起”,夫妻之间、大人之间,大人与小孩之间,也要说对不起。让孩子从行动中学,做错了,就很真心地说对不起,而不是被迫的。
另外,家长也可以利用小朋友心目中的偶像,进行引导。比如说在动画片《咕力咕力之对不起》一集中,绿咕力也做错了很多事情,但是她很真诚地向小伙伴们说了“对不起!”,并得到了小伙伴的原谅,你是不是也应该向绿咕力学习呀?
其实,家长们不单单是要教孩子说“对不起”,更重要的事要告诉孩子,为什么要道歉,和孩子分析怎么样去做才能做得更好。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才是成长的开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