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是一个中医粉丝,中医使自身受益颇多,要不是疫情来了以后中西医之间的争论,自己对中医的认识还停留在肤浅的阶段。近一段时期,通过进一步的反思,有些收获,和大家谈谈。
一、中医治疗上的“实践”,自己认为还是挺管用的
说是管用,因为自己身体出现各种问题时,中医粉的我,首先采用的是中医措施,措施采取以后,身体状况得到了相当程度的好转,所以无论其他人怎么争辩,我还是认为中医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对某些病症是挺管用的。
自己感冒了,嗓子痛的几乎说不出话,在喝完一碗中药以后,就有了本质性的好转;虚寒体质的我,突然受寒,肚子不舒服时,吃一、两丸附子理中丸,就能起到根本性的缓解;自己在十几年前出现了耳鸣症状,到北京各大医院求医,一直也没有什么效果,回家来,就靠着几十付的中草药,使自己的听力得到提升,耳鸣的声音小了百分之六、七十;自己经常艾灸,实践不断证明,这个保健措施还是不错的。中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华文明延续5000多年,中医还是起了相当大的作用的。
我一直觉得中医的大部分药材是大自然界里边的植物,环保,污染小,这一点还是值得相当程度的肯定。
二、中医的缺点
1、中医比较粗陋简单
中医从人体的整体状态出发,来去治疗人体出现的问题,凭我对中医的肤浅理解,中医主要是针灸和吃中草药,有很大的局限性。中医的草药到现在为止基本方式仍然是熬成汤剂(少量的有粉剂),药材产地及质量造成药的差别很大,中草药运输与保管相当粗陋简单,使用熬药时,药汁的浓度、煎药时间,无详细的要求,大体靠感觉;并且它太靠脾胃功能的吸收来解决身体出现的问题,如果一个病人脾胃功能不好,那么整个的治疗效果要大打折扣,虽然脾胃是后天之,但脾胃作用减弱后怎么办?病人根本喝水、不能进食怎么办?这一列问题没有更好的办法解决。
有些问题我觉得是没有什么好办法来解决的,例如生孩子难产问题,内外科手术问题,各种血液成分的分析化验等。靠针灸、靠中草药解决起来,我自己认为就不管什么事,肯定会误事,这些问题必须去靠现代医学,有针对性的处理。
2、中医还欠科学
一个是诊断上的科学性,要进一步提高,靠望闻问切,许多问题搞不清楚。各种医学影像反映出的身体状况,各种血液化验的数值带来的相应的判断,各种精密仪器给出的科学反馈,这些相当宝贵的东西,中医在这些方面都没有精细的数值,没有很清晰的结论。他是模糊的,是不确切的,是大概的。如果没有现代医学或者现代西医的解剖学、生理学的基础,我们对人类自身的了解,还不知停留在哪个原始阶段。
著名的韩启德院士说,我不太承认中医是科学,科学的要素有很多,我们中医是达不到的,中医凭感觉、凭经验。
二是药物使用的科学性。中医缺乏西医药物的双盲实验,西医每一种药物的产生,都是在人体解剖学、生物病理学的基础上,经过了大量的科学实验来证得的,这里边既有量又有质,当然也包含量与质的有机统一。
中药相当多的时候,不能提供类似西医的科学研究报告,不能使人信服。
3、中医以思维让人感到难以理解。
中医思维,让人感到难以理解,(肯定与我学业不精有关)五脏六腑,十二经络,奇经八脉,阴阳和谐,等理解起来很难度,金木水火土等形象的比喻,虽然对理解中医理论起到了一定的比喻作用,但这些个非常抽象的,没有确切逻辑关系的相生相克,究竟是怎么回事,让人感到匪夷所思,摸不着边际。
三,著名的韩启德院士的观点
韩启德院士说,中医西医不要相互排斥,如果说500年以以前一样不?都完全一样,大家都是从经验来,凭经验看,不一样的是中医比西方的医学要发达不知多少倍,因为500年以前西医什么东西也没有,到了18世纪才有生理学,19世纪才有病理学,才能有一些理论的突破,现代医学也是到了20世纪以后才有真正的发展,真正的现代医学只有一个多世纪的时间,但是,是建立在现代科学基础上的,所以西医是现代医学。
中医是传统的祖国医学,这两者确实有了很大的区别,但是这两者都很不完善,离人类对健康的需求还差得很远。西医是现代科学,确实解决了很多问题,跟100多年前比,解决了不知多少问题;中医是长期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很多情况下是行之有效的,他跟西方医学不一样,确实他不是现代科学,是经验的总结,不是现在科学这个范畴里。
我们现在应该是,不要把中西医结合对立起来,不要相互排斥。西医办法好听西医的,中医办法好的用中医,把中医和西医最优秀的成分结合起来,创造出真正的现代医学,因为西医有很多的缺陷,中医也有很多的缺陷,我们应该相互取长补短。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