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作者: 雅迪希 | 来源:发表于2022-06-16 14:54 被阅读0次

容斋随笔:卷十二·曹操用人


  曹操为汉鬼蜮,君子所不道。然知人善任使,实后世之所难及。荀彧、荀攸、郭嘉,皆腹心谋臣,共济大事,无待赞说。其余智效一官,权分一郡,无小无在,卓然皆称其职。恐关中诸将为害,则属司隶校尉钏繇以西事,而马腾、韩遂遣子入侍。当天下乱离,诸军乏食,则以枣祗、任峻建立屯田,而军国饶裕,遂芟群雄。欲复盐官之利,则使卫觊镇抚关中,而诸将服。河东未定,以杜畿为大守,而卫固、范先束手禽戮。并州初平,以梁习为刺史,而边境肃清。杨州陷于孙权,独有九江一郡,付之刘馥而恩化大行。冯翊困于鄜盗,付之郑浑而民安寇灭。代郡三单于恃力骄恣,裴潜单车之郡,而单于詟服。方得汉中,命杜袭督留事,而百姓自乐,出徙于洛、邺都至八万口。方得马超之兵,闻当发徒,惊骇欲变,命赵俨为护军,而相率还降,致于东方者亦二万口。凡此十者,其为利岂不大哉!张辽走孙权于合服,郭淮拒蜀军于阳平,徐晃却关羽于樊,皆以少制众,分方面忧。操无敌于建安之时,非幸也。


曹操算是汉朝的阴险的叛逆者,是君子所不愿谈及的。但他了解并善于任用他人,实在是后代所难以赶得上的。荀彧、荀攸、郭嘉都是他的心腹谋士,共同成大事,不必称赞评说。至于其它的人,有智慧就授予官位的,有权变让他分管一个郡的,无论官职大小,都使他们卓然有成,十分称职。曹操担心关中的将领们祸害关中,就让司隶校尉钟繇去主管西边的事务,结果马腾、韩遂派遣儿子到宫中侍候。当时天下纷乱,军队缺乏粮食,就让枣祗、任峻屯田,结果国家富饶丰裕,于是消灭了群雄。当想恢复盐务管理的利益时,就让卫觊镇守安抚关中,结果将领们都信服。河东没有平定,就派杜畿去当太守,使得卫固、范先束手被擒被杀。并州刚刚平定,就派梁习去当刺史,使得边境平静安泰。扬州被孙权攻陷,只剩下九江一个郡,曹操把权力交给刘馥,结果恩德教化广泛实行。冯翊被鄜州盗寇所困,曹操就交给郑浑去办理,结果百姓安定盗寇消灭。代郡有匈奴三单于军队,依仗武力骄横恣肆,裴潜只乘一辆车进入代郡,使得单于心中折服。才得到汉中,就认命杜袭负责留守之事,结果百姓自得其乐,从洛阳、邺地迁来的人口达到八万。刚刚得到马超的军队时,马超军队听说将把他们发配他地,都惊恐想要兵变,曹操命令赵俨为护军,结果马超军都互相带领回来归降,送到东方的人口也有两万。以上十件事所产生的好处难道不大吗?张辽在合肥打跑孙权,郭淮在阳平抵御蜀国军队,徐晃在樊城打关羽,都是以少胜多,解除了一方面的忧患。曹操在建安时期天下无敌,不是侥幸的。


1、众所周知,曹操本人疑心忒重,但其部下却忠心耿耿,不怀贰心,这其中突显曹操的过人之处。

2、爱才如命,是曹操一贯的行事风格。只要是人才,无论是在敌对阵营,还是反对过自己,伤害过自己,都不计前嫌,都想方设法招揽到自己麾下。

3、豁达大度,赦人之过。曹操看人处事,注重当时环境,设身处地替他人着想,处理问题在情在理。

相关文章

  • 再论生辰纲被劫:坑领导的从来都是嫡系

    1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这是一条很难把握的信任尺度。 疑人不用,是能力不行的人不可用;用人不疑,是交付一个任务后,...

  • 短句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爱而不疑,疑而不爱

  • 12.18

    用人不疑 疑人不用 缺乏信任的授权 不是真正的授权。

  •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还未到回忆过去的时候。 不当扔子!

  • 你是在授权还是授责?—拜伦法则

    做老板,要善于和敢于授权。一个基本的用人原则就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用人不疑 用人不疑,说的是老板要敢于授权。...

  • 独立外放

    第一:保持冷静 第二:尽量克制,勿恣意使气! 好运…… 加注: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 内心强大十

    放下怀疑 心存疑虑,做事难成。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不要以自己的怀...

  • 12.18

    授权下属就不应该猜疑或不信任下属,俗话说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我们都知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充分体现了一个企业的用人原则。 企业用人要么不用,要用就放手去用,如果,今天怀...

  •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堂弟在哥哥这里工作10年有余了,哥哥今天的发展也幸好有堂弟一直任劳任怨的工作态度。 哥哥一直开了四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skqv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