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读书的故事
——浅谈《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心得体会
莒县五小王圣菊
站在窗前,欣赏着窗前的绿植,苍翠的绿叶在阳光下左右摇摆,在地上留下不一样的形状;树上的知了,不知疲倦的叫着,唱着生命的赞歌,一种幸福感油然而生。从书桌上拿起那本读了一半的书——《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还是会被 “修行”两个字触动着……
我与这本书的结识,源于学校的一次会议,初翻看时被它的题目所吸引。这本书是常生龙老师的著作,全书分五个专辑:教学即创造、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理论即支点、变革即未来,是常老师多年海量阅读的基础上用心挑选出的50部作品的精华。在此,浅谈一下对自己的影响:
一、下辈子我还愿意教书
艾青曾说“为何你的眼里满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当我踏上这三寸讲台的时候,我无疑是热爱这寸土地的。当我看到“下辈子你还愿意教书”这个标题时,我的内心是不解,甚至有点抵触。带着这种细微的情绪,忍耐着内心的波澜阅读了一番,才发觉自己的无知偏颇。作者是以反问的形式,寥寥几字却从客观层面阐述了现今教师的一种心理状态。如今的学校教育存在着客观的弊端,最明显的就是升学主义和管理主义两大主义的存在,书中的文字时不时的牵动着我的思绪,让我思考......
“教育是慢的艺术”,很喜欢这种解释,也符合自然界的规律。书中,作者借用蔡兴蓉老师的话来解释语文教师的使命,一是给学生一定的语文知识,二是给学生丰富的精神世界,这两点似甘泉雨露,对于我的语文教学有了醍醐灌顶的指导意义。
读书可以明智,果不其然。从教一年,与孩子一同学习、成长,虽然过程艰辛,但我很幸福。我想,下辈子有机会,我还愿意继续教书。
二、走进儿童的心灵
岁月静好,我愿手捧书本,走进孩子的心灵,与他们共同探索未知的世界。书中谈及“教育需要走进儿童的心灵”,这个观点我非常赞同,就跟加拿大教育学家范梅南看待儿童的观点不谋而合,把儿童看成一个正在成长过程中的人,将这种可能性即可塑造性发挥好,在这个过程中,接受孩子们不同的喜好、诉求,给予倾听、理解和指导,让教育的正能量陪着孩子茁壮成长。
《窗边的小豆豆》给了我莫大的震撼,常老师借用这个自传体清晰的让我知道了教育走进儿童心灵的积极性和重要性。突然想起一句话:“真正的教育并不是单向的,而一定是基于师生交往的、彼此的收获和相互的成全。”是呐,教学何尝不是如此?教学就是教学生怎么学,怎么想......我们并不是高于学生,而一定是我们与学生一起进行会心的交流,倾听他们,理解他们,引导他们,与他们一同分享的实践过程。
暑期里听过湖南师范大学刘铁芳教授网上的课,有句话想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教育是唤起美好事物的欲求,是作为个体成长的实践,其基本路径就是激活个体积极感受世界、体验美好事物,来孕育心灵生活的能力。我们为人师者,内心应有一处美好,走进孩子的心灵,与书为伴,与知识遨游,共同成才。
这本书的138页,《像医生那样做教师》里也提出了这样的观点:学生并不是病人,但一个孩子走进了学校,要让他能够充满热情的参与到学习中来,并得到最大可能的发展,教师就应该像医生那样,认真研究孩子心智发展的特点,依据他的心智特征确定教育方案。”这段话清晰的给我们教师提出了要求:
1.把了解学生放在首位;
2.把了解学生的工作落在实处;
3.像医生了解病人那样去了解学生。
三、小结
时间如沙漏,不觉间就溜走,唯一溜不走的就是我们内心里储存的文字和学到的知识。2018年的暑期我与这本书结缘,很是欣喜,热爱这种被文字挑起的思考......土耳其小说家欧汉·帕姆克在其作品《白色城堡》里有这样一段话:“人生犹如单趟车旅,一旦结束,你就不能重来一次了。但是假如你有一卷在握,不管那本书是多么复杂和艰涩,假如你愿意的话,当你读完它时,你可以回到开头处,再读一遍,如此一来就可以对艰涩之处有进一步了解,也会对生命有进一步的领悟。”生命,最徇烂就在于此,让我们一起阅读,一起与书有一个故事。
2018/9/10 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