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昨晚计划,七点半骑三轮车载儿子准时从家里出发,其实是留了十分钟左右的时间给“拖延”或者“磨蹭”的,但是儿子很给力,没有拖延磨蹭。
出了小区里的小巷子下午看了下表,七点三十三分。
盘算着人流少的路线,一上大路,就看到儿子的同类。也是三轮车,后座上是个女孩,同样的校服,后背上“让认真和勤奋成为习惯”的字样在显示着她和我儿子的关系,校友。我心里略感欣慰,“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如果不是因为我赶时间,儿子是想八点半到校的,因为我,时间提前了半个小时。
继续前行,竟然陆陆续续见到不少同一个目的地的同行者,等走到一中校门口,小路上推着行李箱的孩子竟也可以用“摩肩接踵”来形容了——原来还想着因为时间尚早,会门前人稀的,谁知道原来我们一直以为的“早”点儿时段,竟然也是门庭若市。刹那间,再次对一中学府肃然起敬,这次,是因为他勤奋的学子。
儿子下车,我看下表,七点五十三分,竟然还不到八点!而我原预定到达的时间是八段十分。他老师发通知要求到校的时间段是八点到九点,也就是说,我们提前到达,也就意味着我一会到校的时间也绰绰有余,完全不用担心迟到。
事实也的确如此。到达我的学校时,我看下时间,八点三十三分,用时竟然四十分钟不到。我完全可以给车充上电,把东西拿到房间,把脏衣服放到洗衣机,然后去报告厅,签到,准备听报告。
补记: 九点,报告准时开始。总体感觉,这场报告也算实用接地气,作为书法老师,老师的书写水平也的确让人叹服。只是,这场讲座对于很多老师似乎不是刚需,所以有的签完到就走了,有的第二节课开始在下面窃窃私语,也有第一节课后离开,然后没再回来。
毕竟,我们都不是书法老师。
毕竟,今天是星期天,很多家里还有等着的孩子,或者老人。
我呢?一心二用,边听报告边备了下午的课,完成了今日的简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