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心所欲,而不逾距

作者: 食有真香 | 来源:发表于2018-03-17 21:11 被阅读92次

      如果说理性思维让人活的正确,那么感性思维让人活的更精彩。而花道就是理性和感性相结合的人文精神体现方式

    一说到人文,你就觉的太高大上了是吧,已经不想看下去了对吗?大家别马上退出文章哈。

        请你试想一下,你是否希望成为一个包容的人呢?是否希望在一定规矩中,获得随心所欲而不逾矩呢?你是否希望做一些决定,又能获得他人的理解呢?而这些想法,就是文人精神,而它就蕴藏在花道之中。

      首先,我们一起了解一下,所谓的花道的“道”,是什么?

      花道之道,取自道家之道,讲究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道。

        从客观层面上理解:就是顺应天地法则,自然规律。生灭、成长、蕴藏、收纳,跟随四季与时间进行变换,是人们无法掌控的客观法则、宇宙真理。

        从主观层面上理解:是人的智慧加注于花材之上,去理解和感悟自然。这其中,包括插花技艺的沉淀、插花技巧的训练、器具用度的把握、空间美学的塑造、礼仪尺度的发展、文化风骨的传承、国家气质的表现、生活习惯的改变,等诸多方面。

        人的智慧加注在花道之上的道,就成了一把“钥匙”,一种“方法论”,去更好的理解客观意义上的花道,也就是天地法则、自然规律。

        其次,日本花道精神,离不开日本“文人精神”的参与

      日本花道的发展,离不开日本文化的渗透,和日本“文人精神”的参与。

        “文人精神”不同于单纯的“文人”概念。它指代着高度总结的日本式文化美学、随心所欲而不逾矩的思维模式,是傲骨与谦和并存的包容心、坦然面对得失的气势风度。最重要的是,有着比一切更重要的,可以为之放弃乃至生命的原则,我们更愿意将之称为“气节”,也是自我原则的坚守。

        通过日式花道,对这种自我原则坚守的练习和感悟,是为寻找“东方文化自信”所打开的窗口。

        最后,花道不仅很美好的过程,而它最后所呈现的,也是赏心悦目的,先让我们用眼睛来感受吧。

向阳 百年好合
竹菊立秋
贞言老师的作品 紫气抱红 轻竹云端 松下馨予 温柔

相关文章

  • 随心所欲,而不逾距

    如果说理性思维让人活的正确,那么感性思维让人活的更精彩。而花道就是理性和感性相结合的人文精神体现方式。 ...

  • 随心所欲不逾距

    难得静心下来,读到一篇葛红兵的文章《你想过40岁以后吗》,或许恰与作者是同岁,读来更觉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 《不惑?知天命?》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60而耳顺。70而随心所欲,不逾距。” 联想我自己: 我1...

  • 圣贤的十大境界

    1、老子的最高境界:道法自然,顺其自然。 2、孔子的最高境界:随心所欲而不逾距。 3、庄子的最高境界:物我两忘。 ...

  • 境界最高的表现

    圣贤的十大最高境界: 1、老子的最高境界:道法自然,顺其自然。 2、孔子的最高境界:随心所欲而不逾距。3、庄子的最...

  • 熟不逾距

    前些天我的一个朋友,也说不上是朋友,算是一个认识的人吧。他给我发语音说他今天去见了一个相亲女网友,给我各种吐槽这个...

  • 明明是戏 偏偏入局

    随心所欲,不逾矩。

  • 自我管理的反思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随心所欲不逾矩。 上学的时候读到这句话,我对于所心所欲不逾矩...

  • 随心所欲而不逾矩

    随心所欲而不逾矩?能做到这简直的太难了!于是仔细审题,又似乎觉得前后矛盾,既然随心所欲了,还有什么规矩可言...

  • 随心所欲而不逾矩

    现在想干点什么呢? 无须犹疑,心之所向,便是选择。 天气很好,想出去散散步,好吧,踩着阳光,闻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随心所欲,而不逾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sqsq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