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名将陈汤曾在给汉元帝的一封上书中写到:"宜悬头槀街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意思是;应该把砍下的头悬挂在蛮夷居住的槀街,让他们知道,敢于侵犯强大汉帝国的人,即使再远,我们也一定要杀掉他们。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这霸气十足的名句也逐渐流传开来,也有所发展,比如:“犯我大明者,虽远必诛!”“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每每听到此类铿锵有力的字句,精神都会为之一振。对于身为华夏人都会感到自豪,也会产生一种莫名的使命感。在很多的影视、小说以及评论中也经常有人引用这句话。有些还会在后面加上类似句式的话,使寓意更加具体。如在某影视剧中就出现过:大汉天子有令: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凡我大汉子民,虽远必救。
虽远必诛,强调的是“威”,扬我大汉国威,不容宵小放肆;虽远必救强调的是“恩”,皇恩浩荡,体恤万民。在古代体现为发兵边关,镇守疆土,护一方安宁;在当代除了戍边,还增加了诸如索马里海军护卫队、从战乱国撤侨等等,凡我中华子民,不离不弃。恩威聚在,壮哉中华!
不过话说回来,无论是“虽远必诛”,还是“虽远必救”,都有些被动,虽然振奋人心,但都是被欺负了才奋起反抗,气势上终究弱了些。如果可以更强势一些,也许更好。比如改成: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建功者,封官进爵。既对外宣扬了我们抵御外侮的决心,又对内鼓励军民建功立业。让在朝者更加勉励,让在野者也觉得匹夫有责。上下一心,兴我中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