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想法和感受是两回事,我们没有必要为了正当化自己的感受而对其进行解释。不能解释自己为什么愤怒、悲伤、沮丧或抑郁,这完全没有问题。
思考与体会:感受是外界作用于自身上引起的某种反应。比如小明的作业没有按时完成,今天老师批评了小明,所以他感到很难过。这个难过就是小明的一种感受。这时小明可能有这样的想法,今天因为没有按时完成作业主要是昨晚看电视太长时间,忘记做作业了。把感受和想法分析有助于我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还有,我们在一些古典小说中经常看到某些谋臣使用的“激将法”,就是一方采用某种策略,激发对方引起某种反应,从而使对方做出一些利于自己的举动。对方的某种反应其实就是一种感受。
人为什么容易产生愤怒、悲伤、沮丧或抑郁的感受主要是感受到外界的某种刺激,引起自身产生的某种反应。这些感受就是人的情绪,情绪有分为正面情绪和负面情绪,正面情绪可以激励人,而负面情绪则往往会打击人。我们一般喜欢正面的情绪的人,他可以给我们带来开心和快乐;而讨厌负面情绪的人,因为拥有负面情绪的人的精神状态很差,会给人以颓废、萎靡不振的感觉。
2. 将自身想法和感受分割开的另一个好处,就是可以等待情绪高峰过去后再采取行动。你的感受可能不理性,当然你可以经过认真思考后再去行动。
思考与体会:我们在和人沟通时出现了一些矛盾,于是内心就会产生一些不好的感受。这种感受就会使我们立即产生某种想法,并且想立即付诸行动。比如,当领导无缘无故批评了我,本该是其他人的责任,现在却把所有的责任都归结在我一个人身上,领导却这样偏袒他人,而恶意陷害我,于是我内心肯定会很不舒服,会有一种冲动,再也不对领导抱有希望,巴不得想立刻辞工走人,不想继续同这样的领导打交道
可是事情过后,自己冷静下来后再思考一番,站在领导的角度来看问题、处理问题,他的做法并无不妥,也有一定的道理。看来还是自己的想法不对,自己当时的感受是错误的。我们常常说的“后悔”两字就是这种冲动之后给我们的教训。
为什么我们经常告诫自己,我们需要做一个理性的人。一般来说,理性的人处理问题一般都是客观的、正确的、公平公正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