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陵

作者: 春衫袖 | 来源:发表于2016-08-28 23:32 被阅读0次

“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你的泪水流下,沾湿衣襟。多少时候,你百般愁绪,愤怒与悲伤,不甘与叹息,谁能解你?

陵,何罪之有?

以五千敌八万,死伤积野,疲兵再战,一当以千。你振臂高呼,浑身是伤鲜血淋漓的士兵挣扎起来,手无寸铁,盔甲已不知丢在何处,面对匈奴的骑兵,用一腔热血冲上前去。如雨的马蹄如注的热血,如雷的呐喊,如史诗的悲壮。说你自视甚高,带着年轻部下以血肉之躯破匈奴精兵利器,何其勇敢?

辗转多日,你余残兵三千,只能用木头和短刀和匈奴精兵对战。你解散士兵,希望他们能活下去。你无面目报陛下,降。你定是百感交集,是年少气盛的不甘心,是成为叛徒的羞愧,是痛惜悲伤战死沙场的战士,是最后被匈奴逼迫在山谷里的痛恨?一道光缓缓流淌,柔和圆滑,中间沉淀下了岁月。有什么在光中氤氲浮动,虽柔软但有力。

昔年,你的祖父迷路大漠,自杀以愧对君恩。

你的叔父被霍去病杀死时,皇帝淡淡一句:“鹿触射之。”武帝猜忌你,你翻身上马,为他守卫边疆,为保持你李氏一族的荣耀。以五千人之力牵制匈奴八万人。一道白光划破西北的天空,如剑般锐利。

你没有后援,你的士兵出现叛徒,你失败了。

你遇到了公孙敖,他打了败仗,对武帝说你为匈奴练兵。

武帝杀了你的家人,你们的门人以你为耻,你心中是什么滋味?

你想着徒然死去不如向皇上报恩,仰慕范蠡,曹沫与勾践。谁料未报恩,怨已成,时运捉人。你只能锥心泣血,辄复苟活。

在胡地多年,入耳皆笳声,你可思念那一曲《采薇》?可想最后望一眼熟悉的土地,中原慈母的白发,妻子春闺的花黄,自己稚子的夜哭?沙场上的怒吼,染血的军旗,武帝的薄情,小人的诬陷,未报国已生怨,何其悲哀!

你已胡服矣。你还能说什么?那片承载自己的梦与理想的土地,已经全是悲恸。一年一年,目光从那遥远而无望的土地收回。朔北的寒风吹过,雁群飞过。茫茫间,几抹苍白的光渐渐变浅。

相关文章

  • 【秦汉魏晋南北朝】8李陵《与苏武诗》(下):苏李诗与西汉五言诗考

    苏武李陵赠答诗 背景资料 《苏武李陵赠答诗》是一组汉朝组诗。作者署名为西汉时期李陵与苏武,最早被认为是李陵与苏武作...

  • 【秦汉魏晋南北朝】7李陵《与苏武诗》(上):多米诺骨牌的第一张牌

    苏武李陵赠答诗 背景资料 《苏武李陵赠答诗》是一组汉朝组诗。作者署名为西汉时期李陵与苏武,最早被认为是李陵与苏武作...

  • 五千对八万,汉之名将李陵

    说起李陵这个人物,我们不得不说一下李陵的出身。李陵是飞将军李广的长孙,李当户的遗腹子。李陵是由母亲抚养长大,在其成...

  • 李陵

    “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你的泪水流下,沾湿衣襟。多少时候,你百般愁绪,愤怒与悲伤,不甘与叹息,谁能解你? 陵,何...

  • 李陵

    犹把长钺冲死阵,振臂一呼四向敌。

  • 李陵

    本来想绕过去,结果还是没有绕过去。 利禄者,士之所轻也;性命者,士之所重也。即使如此,皇家仍然...

  • 李陵

    读山月记中的李陵 李陵投降匈奴。不是那么旗帜鲜明地投降,是被活捉了,被优待,不出力也没关系。即使李陵心中盘算如何逃...

  • 《汉书》研读275:李广苏建传(四)

    李广苏建传(四) 李陵率军到达浚稽山后,和单于主力直接相遇,匈奴三万骑兵包围了李陵所部。李陵所部在两山中间,...

  • 司马迁的委屈

    汉武帝天汉二年,汉将李陵出击匈奴,李陵弹尽粮绝,被迫投降匈奴。汉武帝大怒,下令斩杀李陵全家。汉武帝有雄才大略,容不...

  • 第三篇 祸不单行

    那年,李陵21岁,宁嫂19岁,李陵穿戴精神,带着烟酒到河西宁兰家求亲。 整个过程很顺利,宁兰的家人早已听说李陵的能...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李陵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srxe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