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故乡资料简理

故乡资料简理

作者: 岚升 | 来源:发表于2018-12-29 23:19 被阅读144次
    故乡•乡土

    贾宋镇位于县城西南部,东依张林,南临马庄,西与枣园毗邻,北与晁陂相连,东北与杨营镇接壤。全镇下辖23个行政村,约有70多个自然村,360多个村民小组。其中部分地名来历如下:

    金王庄:位于桥东村东贾宋至镇平公路东侧,过去金姓居此,明正德年间,王姓由小集迁入,得名金王庄,现已无金姓,沿旧称。

    薛关:又叫薛关营,位于贾宋街北,明万历年间,薛、关两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故名。

    吴营:明末,张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原名柳林张。清代吴姓从草场吴(今属晁陂镇)迁入,因人口发展较快,改名吴营。

    徐营:位于严陵河东岸,明洪武年间,徐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故名。

    杨庄:清顺治时,杨姓建村,得名。

    王堤庄:清乾隆年间,王姓由黑龙庙迁此,原名王庄。清末,因村里有一个叫王堤的比较有名,村以人名。

    常庄:明成化间,常姓由贾宋迁入建村,故名。

    后地孟:清乾隆年间,孟姓由山西洪洞县迁贾宋桥北,后迁居于此,因在贾宋北边,故称后地孟。

    下户杨:镇平至贾宋公路西侧,严陵河东岸。明初,杨姓由宅子杨(今属晁陂镇)迁居于此,因杨姓在兄弟三人中排行老三,故取名下户杨。北边与苇子坑,南边与张营连在一起。

    张营:清雍正年间,张姓由岈子黄(今属枣园镇)迁此,和湾张一个始祖,以前叫八户张,后改名张营。

    齐李:又叫楸村庙、四门上、齐李营。明崇祯年间,齐姓由内乡县齐岗迁此。清康熙年间,李姓由官司(枣园义和村)迁此,村东部为齐姓,西部为李姓,故名。

    丁营:又叫丁馆。明万历年间,丁姓自邓县丁营迁来。据传过去村边的十字路口处设有酒馆一个,名丁家馆。建国后,改名丁营。

    苇子坑:清康熙年间,李姓由薛关迁来。刚来时,在一座破烂不堪的火神庙旁边居住,因此得名烂庙李。以后,李氏人丁兴旺,在其宅子西边坑内种植芦苇,芦苇繁茂,过往路人称“芦花村”。民国时期,芦苇地被开垦为耕地,习惯称苇子坑,沿用至今。

    范店:明万历年间,范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因严陵河岸边有一座庙叫范店庙,故称范店。

    黄庙:明朝末年,黄姓由岈子黄(今属枣园)迁此,村东有座小庙,村以庙名。

    高家:明末,高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故名。

    张楼村:礓石河西岸。唐末,从江西迁来洪、蒙两姓,洪家居东,取名洪营;蒙家居西,取名蒙岗。北宋末,张姓分别从内黄、陕西迁来,居住在洪、蒙两村之间。一支张姓是北宋张显后裔,曾在村中盖起一幢48间的楼房,远近闻名,称张家楼。后简称张楼。

    后李营:明万历年间,李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因位于张楼北边,取名后李营。

    北王庄:明洪武年间,王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名王庄。后更名为北王庄。

    苏曹营村:东临礓石河,清初,苏、曹两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西部姓苏、东部姓曹,得名苏曹营。

    焦沟:清初,焦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沿沟建村,故名。

    北徐营:明嘉靖年间,徐姓由徐营(今薛关村)迁此,名徐营。因重名改为北徐营。

    师洼村:明正德年间,师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始祖师裕在低洼处建村,故名。

    观门上:明代,李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位于白云观门前,得名观门上。

    南王庄:清嘉庆时,王姓由焦沟迁此建村,名王庄。后因重名,更名为南王庄。

    上辛营村:清乾隆年间,辛姓从下辛寨(此村遭兵灾已毁)迁此建村,因位于下辛营北,称上辛营。

    张家:又叫杜庙、后营。清光绪年间,张姓由鱼池马(今枣园镇)迁此建村,得名张家。

    马河湾:明万历年间,马姓由马沟(今属内乡县灌张乡)迁此建村,因位于河湾处,故名马河湾。

    傅家:又名杜庙、南营、北营。明崇祯年间,傅姓由傅寨(今属高丘镇)迁此建村,故名。后马姓由马河湾迁来,沿旧称。

    薛家村:清乾隆年间,薛姓由内乡县麦子山迁此建村,故名。

    湾张:明洪武年间,张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东靠严陵河,河道至村南迂回折向东北,再向南流,形成一个半圆形的大湾子,张姓居住在河湾西北的高地上,故名张湾。

    小李家:清康熙年间,李姓由齐李迁此建村,因村小,得名小李庄。

    闵河村:又叫闵河庄。明永乐三年,闵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因居黑河边,故名闵河。

    黑龙庙村:据传,王姓始祖王子明,原籍山西汾水县黑龙庙镇,元末任江西南昌县令,后年迈辞官,归途经此,见此处土地肥沃,气候适宜,遂与其七个儿子定居于此。明洪武初,为与原籍统一村名,建黑龙庙,以示纪念,后村以庙名。

    首级李:又叫手巾李。明永乐十一年,李姓由晋东迁此,始祖李岳,字华彩,号依岛,又号狩觐,人们都称依岛李家或狩觐李,后讹传为首级李。

    李民村:又叫礼嘉庄、利民。过去原是李姓的一个庄园,居民均为李姓佃户,称李庄。清乾隆年间,王姓由小集迁此租种土地,仍称李庄。解放后,改名为李民。

    小庙李:明洪武年间,李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因附近有一小庙,故名小庙李。

    育茂张村:据传,明末,张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居住。刚来时,住茅草屋,因房漏雨,上盖雨帽,人们称雨帽张家。后将“雨帽”二字改为“育茂”,即育茂张。后杨、赵、李等姓迁入,沿旧称。


    何谓南阳?居伏牛之南,处江汉之阳,山水绝佳,人杰地灵,诚帝乡也。放眼华夏,至圣至美之地,唯我南阳。何也?大哉南阳,盆地气象;美哉南阳,难描情状。欣逢盛会,此概述万一,或可追前贤,解乡愁,表衷肠也。

    其山也,巍巍峨峨,莽莽苍苍。山为骨骼,如巨龙盘卧,似丹凤朝阳。北有宝天之幽,五垛之刚;西有秦巴之峻,老界之旷;东有垭口之缺;南有桐柏之广。雄关险道,东接中原,北连秦晋,西通巴蜀,南扼荆襄。时遇桃源之境,杂花生树,蓊蓊郁郁,累累果实,山茱萸红透,猕猴桃金黄;多见峰峦叠嶂,寺观深藏,举凡香严、菩提、丹霞、水帘诸宝刹,律法精严,袅袅香火伴梵唱。

    其水也,纵横交织,浩浩汤汤。水为血脉,神州大江大河,南阳得其三,曰河,曰淮,曰江。细言之,东有泌水西来,唐河腾银浪;北有鸭河清流,白河好风光;西有湍河奔涌,鹳河漂流忙;南有淮源,直下东南方。更有甘泉一湖,渠首一座,长渠千里,穿山越岭,为五谷解渴,为京津造福,北国皆举觞。四十万移民泪洒故园,半世纪迁安,西垦东移,南下北上,奉献精神永传扬。

    其人也,聪颖智慧,俊俊朗朗。人为始祖,杏花山下,南召猿人薪火激荡。以诸侯论,楚、申、邓、谢,各领风骚,春秋呈祥。以文史论,骚客屈原,岵山凭吊作国殇;顺阳范晔,后汉书卷传史详;诗家庾信,老杜赞凌云词章。至今日,梦蝶、痖弦两岸同诵,冯、姚、李、马文心哲思,乔、李、田、张各擅胜场,周、柳、何、廖不遑多让,二月河三部书煌煌。以科技论,玄微张衡,地动天运皆窥其象;神医仲景,伤寒杂病皆祛其恙。以为政论,商圣范蠡,佐霸业而身退,勤致富而名陶朱公,散家财而万世景仰;张骞使西,持汉节而丝路畅;中兴刘秀,都洛阳而赓汉邦;召父杜母,浚河渠而稻菽浪;卧龙先生,耕垄亩而定三方;知邓范公,论忧乐而记岳阳。正所谓星光熠熠,人文浩荡。

    其物也,丰富多彩,琳琳琅琅。物为精华,龙兴之地,必有龙种龙骨,恐龙蛋成窝成行,蕴含白垩纪时光;沃土深厚,必有石油燃气,抽油机日吸夜纳,输送无限能量;独山傲立,必有美玉奇石,巧手艺如琢如磨,游子皆环佩叮当。遗存遍布,天书凿远古之图,长城行巉岩之岗,青石镌汉画之像,编钟奏八音之和,铜禁铸失蜡之法,神兽作虎豹之状。更有荆关、贾宋、穰东、赊店、博望、湖阳诸镇,并府署县衙,皆屋舍俨然,画栋雕梁。至于玉液美酒,风味美食,不可胜数,皆可快朵颐,消愁肠。

    新时代当有新作为,千万父老正奋发图强。爱我南阳,文明祥和,无上荣光;思我南阳,魂牵梦绕,宜居宜康;祝我南阳,高歌猛进,再创辉煌!

    吴元成,淅川人,中国作协会员,河南省诗歌学会执行会长,先后获杜甫文学奖、河南省“五个一工程”奖等。


            从梅路镇到贾宋镇

       

                    张明铎

            明朝以前,在贾宋和枣园交界的地方,有一个繁华的集镇叫梅路镇。她东至严陵河,西至黑河,北至枣园的大王庙,南至贾宋黑龙庙西南的清凉寺,东西、南北各四华里,是当时宛西四大名镇之一。街道两旁屋宇鳞次栉比,店肆林立,有茶坊、酒肆、脚店、肉铺等,每逢集日,大街上买卖声、吆喝声、讨价还价声连成一片,卖货购物赶集的熙熙攘攘,热闹非凡。

            据《重修虫喃庙碑》记载:“明洪武乙酉年(1369年)七月十一日梅路镇遭兵燹焚毁……”。这要从明太祖朱元璋说起。

            朱元璋出生于1328年10月,安徽濠州人(今凤阳县),家族兄弟排第八,重字辈,他父亲朱世珍就给他起名叫朱重八(参加农民起义后才改名叫朱元璋)。由于姊妹多,家里贫穷,从小就给村里的地主放牛。1343年濠州发生旱灾,次年又发生蝗灾和瘟疫,不到半个月他的父母亲、大哥相继去世,走投无路之下,朱元璋投奔到皇觉寺,在寺里剃度为僧。不久,寺里得不到施舍,只好罢粥散僧,打发和尚们云游化缘。年仅17岁的朱元璋才做了50天行童,也只好离开托钵流浪。朱元璋边走边讨,他从濠州向南到合肥,然后向西进入河南,到了信阳、南阳,又向北过汝州、陈州(今淮阳)等地,东经亳州,于1348年又回到了皇觉寺,整整流浪了三年。

            在南阳期间,朱元璋乞讨到了梅路镇。据当地老人讲,有一天,正值夏日,朱元璋已经两天没讨到食物,又饿又渴,刚好遇到一个西瓜摊,见一汉子正蹲着吃西瓜,朱伸手就去抢夺,汉子提防不及,没吃完的半个西瓜掉到地上,朱元璋爬到地上就要去捡,汉子非常恼怒,一脚踩在西瓜皮上,轰赶一身脏臭的朱元璋,围观的群众也齐声吆喝,要去轰打这个小乞丐,朱元璋狼狈逃跑。

            艰苦的流浪生活,接触了各地的风土人情和人间冷暖,铸就了朱元璋坚毅、果敢的性格,使他变得残忍、猜忌。在他40岁做了明朝开国皇帝的第二年(1369年),仍然没忘记当年在梅路镇遭受的羞辱,派出姓水的一员大将,带兵夜里包围了梅路镇,连杀带烧26天,南北十里鸡犬不留。梅路镇除清凉寺外已全部焚毁。只有很少一部分人逃跑到周围的塔梁、大王庙、小集等村庄。

            梅路镇被焚后,有些胆大的商户带着家人和所卖商品,逃到东边不远处叫虫喃庙的地方,在庙的周围摆摊叫卖度日。后来附近群众也把自己加工的生产用品和农产品在这里出售,做买卖的人越来越多,到永乐年间(1402一一1424年)已成气候,直到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才真正成为集市,虫喃庙改称为小集街。这期间买卖做的最大、威信最高的当属叫李素的商人,光绪八年二月四日(1882年),镇平五品县令郑为发的告示记载:“小集街起自大明成化二十一年,前人李素创立集市商旅……”(此告示碑现立于小集村北)。紧临小集村南边的鲁庄、赵营的群众,现在还习惯称小集为后街。前些年小集街两侧的门店房(当地称铺榻板门)还在,近几年逐渐改造,已不复存在了。

            虫喃庙是当地百姓为纪念“唐太宗吞蝗救民”而立。唐代史学家吴兢所著《贞观政要》中记载:贞观二年(628年),长安城大旱,四处开始闹蝗虫,唐太宗李世民进入百姓的庄园,查看庄稼受灾情况,看到蝗虫遍地,便捉了几只放在手心,对着虫子说:“粮食是百姓的根本所在,你吃了粮食,百姓就会挨饿。百姓如果有什么罪过,应当是我这个一国之君没有做好,应该有我来承担,如果你能显灵的话,就吃我的心吧,把粮食还给百姓!”说罢,就要吞下蝗虫,群臣阻拦,说万一吃了生病呢!唐太宗说:“我愿意承担百姓的所有灾难,小小的疾病怕什么?”不等群臣开口,就将蝗虫吞了下去。

            这段描述,表明了唐太宗关心百姓疾苦,为百姓着想,勇于承担责任和坚决消灭蝗虫的决心。蝗灾是历史上常见的一种灾害,因为蝗(皇)同音,百姓不敢捕捉。也许是无私真诚的心感动了上天,当太宗吞下后,蝗虫从此不再危害。百姓们为了纪念太宗吞蝗救民,就建庙供奉。虫喃庙在文革中被毁,原来的庙址已建成为小集小学。

            《重修虫喃庙碑》记载:明洪武年间,梅路镇遭兵焚,集市东移到小集,但小集无客栈,有贾、宋两姓在小集东设店,过往商贩夜宿于此,又因此地临近要道,来往客商络绎不绝,并在此进行交易,贾宋店渐兴,小集萧条。据当地老人讲,贾、宋两户为了让客商到贾宋,采取了诸多优惠措施,如在蒸馍里包银元的办法,吸引客户。

            一直到弘治十八年(1505年)贾宋逐渐形成集市,而小集仍同时存在。镇平县令在光绪八年的告示中写道:“其后贾宋设集成市,初则仍于逢十同至小集,公议米粮肉价,以定低昂而昭划一,……嗣后,仍照旧规,每月逢十齐赴小集街公议价值……”解放前后,贾宋、小集还有种叫赶“花集”的传统,即每年从腊月二十开始,贾宋不再成集,所有的商户必须到小集街经营,群众也要到小集街赶集购物。

            清乾隆年间(1736一一1795年),秦晋商人到江浙一带经商,路过贾宋,发现为过往客商的必经之地,便在此设立山陕会馆,一时成为商贸交易的重要场所。当时客商云集,商品繁多,市场活跃,被誉为“小上海”。

            贾宋镇以贾家和宋家为名立镇,似乎太俗或局限性太强。民国33年(1944年),曾一度改称“雅颂镇”,听起来既高雅又有文化内涵,这也许反映出当时的民众祈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梅路镇原址距贾宋不足十华里,从1369年被焚到贾宋1505年成集,经历了近150年。期间,当地群众辛勤劳做,或耕种、或加工、或买卖,生生不息,代代相传,这种勤劳、睿智、吃苦的品格一直影响着后人。愿贾宋的明天更加美好,群众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故乡资料简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ssgi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