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身农村,生长在一片朴实之地。
那里的老一辈基本没读过什么书,实际上他们中很多人都觉得读书没有意义,他们说读那些无用的书还不如去地里多刨刨土来的实在。
就连常常会给我教很多规矩的妈妈,其实内心里对读书这件事也觉得可有可无,反倒是我那喜欢吹牛皮的爸爸,坚定地认为书是一定要读的。
所以我长到入学的年纪时,他毫不犹豫地将我送到了学校。尽管我入学那年的报*名*费猛增,刚好涨到了一百元,这个金额对大多数农村家庭来说已是好几个月的收入,爸爸也是义无反顾。
但你要是问他:“为什么一定要送孩子读书呢?”他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非要说的话最多也就是“读书才有出路,才能上大*学”。
有他这样想法的人也不少,因为那时还是大*学毕业就能包工作的时代。大概读书是最好的出路,而上大学就是读书最后的终点,上完大学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后来大*学毕业不包工作了,大*学生就*业也变得困难,又有人说,读大*学有什么用,连工作都没有,还不如早早地进个厂,为家庭贡献一份力。
其实连当时的我自己也是这么觉得的。因为我成绩不好,考上一个好大*学完全没有指望。对我来说读书毫无目标,简直就是在混日子,进厂也是混日子,与其都是混日子,不如混每月有工资领的日子。
可是爸爸不这么认为,他毫无道理地要求我读下去,最少要把大*学上完,哪怕是最差的大*学也行。妈妈反对的时候,他就脖子一梗,急吼吼地一句:“你莫管!”
我读书的花费对整个家庭来说是个沉重的负担,但爸爸不在乎,只说:“你好好读书就成。”
其实我哪里会读什么书呢,不过是在浪费钱罢了。好几次我说不读了吧,爸爸比谁都急,说:“不读?那我花的钱不白花了?”那样子恨不得抽我一顿,以至于我话到嘴边的那句“要是读不出来不是白花的更多”,却是再也说不出口。
爸爸的执念根深,我想他大概自己都不明白这种执念由何而生。
就这么直到我把大学读完,又参加工作。有一天跟人聊天说到学*历*门槛的事,困死*了多少人,我突然顿悟爸爸的用心良苦。
他的执念大概是想让我往后余生能有更多的选择吧,但他一辈子除了吹牛皮,说不出什么大道理,所以在坚持一件事的时候,给人一种独断专横的错觉,实际上承担最多的人从来都是他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