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焦点团队网络中级五期梁艳分享1309天。2020.12.26
心理危机是指人因遭遇难以处理的事件、遭受某些强烈刺激的作用,而处于身体或心理高度紧张的状态。具体而言,是重大事件或变化的发生超过了个体的应对能力,使个体运用现有的资源,惯常的应对机制和先前处理问题的方式不足以应对眼前的处境,个体正常的生活受到干扰,并感到难以解决、难以把握,内心的紧张不断积蓄,继而出现无所适从甚至思维和行为的紊乱,进入一种失衡状态,出现暂时的心理困扰,这种暂时性的心理失衡状态就是心理危机。
心理危机的出现往往具有突发性,是出人意料之外的。当个体运用寻常方式难以应对的重大事件或变化出现,又得不到有效控制和及时缓解时,就会导致人们在认识、情感和行为上出现功能失调,甚至可能导致社会的混乱。
心理危机就其本质而言,一般都包括三个基本的部分;危机事件的发生;对危机事件的感知导致当事人的主观痛苦;惯常的应对方式失败,导致当事人的心理、情感和行为等方面的功能水平较突发事件发生前降低。
心理危机有三个特征:突发性和危险性;转化性;差异性
突发性和危险性。危机的发生,常常出人意料,而且是不可控的,比如自然灾害,意外事故、战争、人为侵害等。突如其来的灾难,无论是自然的还是人为的,都会给人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对个人而言,危机不仅导致了个人的认知、情绪、行为的失调,而且轻则危害个人健康,增加患病的可能,重则会出现攻击性和精神损害,危及个体本身或他人的生命安全。
转化性。危险与成长并存,危机可以将当事人击垮,甚至造成严重的心里障碍,使当事人心理崩溃,行为退缩。但危机也有可能迫使当事人去寻求帮助,使他在危机中趋向自我成长和自我实现。如果能成功的控制危机情景,并及时有效地干预,帮助个体度过心理难关,恢复心理平衡,则可促进其心理的成熟和发展。
差异性。对危机的感受是因人而异的,对于一些突发事件,如地震、火灾等,完全无法预测陷入危机的都是哪些人。而且,同样的危机事件,会因个人的生活经历、心理承受能力、人格特征以及应对方法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影响。有些危机事件,对某个人而言是危机,是天大的“灾难”而无法应对,但是对其他的人而言,则未必是危机,也不会造成很大的心理影响。因此,我们认为危机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对事件的知觉:只有当个体面临沉重打击或突如其来的变故,既无法逃避,又无法运用个人的心理资源和以往的应对策略进行调节,使个体的认知、情绪和行为出现严重的功能性失调时,就容易产生心理危机。
网友评论